《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出台
法治护航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地方立法新实践)

快递业蓬勃发展,如何进一步规范经营服务行为,保护消费者、快递从业人员和快递经营企业各方合法权益?
“快递业事关百姓生活和产业发展,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法治护航势在必行。”浙江省邮政管理局副局长王德奔说。
2021年9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针对很多行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做了具体规定,为快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为做好立法工作,浙江省邮政管理局梳理总结出涉及行业监管、农村服务、末端配送、安全生产、绿色环保、人员权益等行业发展难题。”浙江省邮管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金晓列介绍。
如今,在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口渴能喝水、累了能休息、车辆能充电的“小哥驿站”正在不断建成完善。
据介绍,保障快递人员权益是《条例》关注的重点之一。《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应为快递从业人员提供休息场所和车辆充电等配套服务,要求快递经营企业应当与从业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保障快递从业者参加社会保险,完善快件收派人员的投诉澄清免责机制等,努力减轻“快递小哥”的后顾之忧。“快递小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正在不断增强。
“有法可依让快递行业更加规范,我们工作的时候更舒心,也更有底气了。”得知《条例》出台后,当了19年快递员的刘红军激动地说。
快递单上写着送货上门,可快递员却将包裹放置在了小区驿站或者快递柜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这极大影响了收件人的快递体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规处孙潮阳介绍,《条例》明确要求,快递单注明上门投递的,不得投递到快递末端设施、站点;不征求收件人意见投递到末端设施的,收件人有权要求重新上门投递。“《条例》相关规定的最终目的是把更多的权利保留在用户手里。”孙潮阳说。
调研中发现,用地规划不完善成为制约快递行业发展的瓶颈。“用地难是快递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快递行业用地不断向城市外围转移。”顺丰集团公共事务部副总裁王跃进说。
针对这一问题,《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以及快件大型集散、分拣等设施设备用地,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合理确定快递业的用地效益考核指标。
探索无人机、无人车等新兴技术在快递业的应用,推动快递数据资源的汇聚整合以及与公共数据的融合应用……为了结合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政策实践,《条例》中专门设置有关“数字快递”章节,引导快递行业不断向数字化转型。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06日 18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对准跑道加速跑!杭州余杭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
- 余杭区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会。人民网 张帆摄 人民网杭州1月4日电 (张帆)“我们推出了‘一键回收’数智低碳场景应用,打通了商务、城管、环保、发改等多部门数据系统,搭建了居民端、企业端和政府端,构建了‘前端收集—循环利用—智慧监管’闭环体系,有效解决了再生资源回收溯源数据精准问题。…
- 浙江为快递业立法 解决快件投递“最后一公里”
- 上着班突然接到快递员电话,说快递已经送到家门口了,敲门没人,但之前并没有约定上门时间;买了个大件正在家等着快递员上门,却只等来了一串取件码;买的东西迟迟没收到,查看物流信息显示“已签收”,询问快递员才知道,东西早已经放在驿站或门卫处了……这样的情况,你是否也遇到过? 消费者在驿站取快递。浙江省邮政管理局供图 投递前快递员是否应主动联系收件人?快递员是否有义务送货上门?投放至快递末端服务设施是否需要征求收件人意见?2021年9月29日,《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