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原创

全国首部!浙江省立法保护古道

方彭依梦
2022年02月25日22:36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城南古道又逢春,漫山尽是赏花人。春暖花开,很适合走到户外,体验登山的乐趣。“我们一家人都喜欢爬山,一路顺着古道向上攀登,欣赏沿途优美的风景,亲近大自然是一种享受。”作为一名登山爱好者,杭州市民严女士又开启了新一年的登山计划。

眼下,登山健身成为人们热衷的休闲方式,对森林古道的修缮改造也随之成为一项重点工作。人民网浙江频道从杭州市林业水利局了解到,杭州现存古道均分布在大山、森林(称森林古道)。据2018年调查统计,杭州市有较为完整的森林古道97条,总长度742公里,古道周边森林覆盖率87%,沿线自然景观资源数量344处,人文古迹保存数量191处,酒店、民宿、农家乐数量527家,传说记载数量175个。“山区道路工程对古道影响较大,有的被公路覆盖或部分截断,部分古道呈现碎片化,缺乏整体连贯性。”杭州市林业水利局国土绿化处负责人表示,现存古道存在损毁现象,需要立法保护。

2月25日,浙江省古道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人民网浙江频道从会上获悉,日前颁布的《浙江省古道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3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专门保护古道的地方法规。

浙江省古道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季群雅摄

浙江为何率全国之先为古道保护立法?

“据初步调查,我省现存古道1200余条,总长9000多公里,其中目前已作为文物保护的古道有53条。现存古道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区,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历史人文荟萃。据初步统计,古道沿线有自然景观资源3800多个,民宿、农家乐3200余家,保存人文古迹2400多处,记载民间传说1600多个。”会上,浙江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侠表示,古道是古代交通遗迹,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资源和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好古道资源,对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赋能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浙江古道数量多、分布广,还颇具特色。《徐霞客游记》开篇提到的“霞客古道”,有“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之称的江山“仙霞古道”,古树参天、红枫似火的衢江“东坪古道”,能够体验畲族习俗,串联浙江省三县畲乡的“畲乡古道”,承载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英勇斗争精神的“茶山古道”……据浙江省林业局副局长陆献峰介绍,浙江省的古道集中展示了当地的自然生态、风土民俗和人文历史,既是寄托“乡愁”的重要载体,又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渠道,更是为城乡居民提供森林徒步、野外体验、森林浴等森林休闲养生活动的重要场所。

茶山古道。胡鉴摄

近几年,浙江省主动谋划,创新保护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古道的保护修复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2015年以来,浙江省共投入资金3亿多元,其中省级资金1亿多元,用于古道的保护修复,共修复古道200多条,总长度超过1500公里。此外,浙江省还将古道保护利用融入大花园和诗路文化带建设。目前已有37条古道争取到诗路文化带资金6366万元,仙霞古道获评浙江省首批大花园耀眼明珠。

古道是脆弱的历史遗存,一经毁坏,不可再生。人民网浙江频道了解到,浙江省许多古道的贯通性、历史性、人文性和景观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具体表现为道路碎片化较严重、自然侵蚀较严重、人文古迹受损较严重等,古道保护管理工作也存在主体不明、经费不足、职责不清等问题。为了加强古道保护,规范古道利用,《浙江省古道保护办法》应运而生。

《办法》的实施明确了各方的法律责任,让古道保护和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古道保护修复工作力度大大加强,一些古道的连通性、完整性、景观性将得到恢复,古道上的人文故事、历史传说、文物古迹等将得到挖掘和再现,古道的历史风貌、历史印记将得到较好展现。

在加强立法保护方面,除了起草《浙江省古道保护办法》,浙江省林业局还编制了《浙江省森林古道保护与利用规划》,制定下发了《浙江省古道分级保护办法》《浙江省古道保护修复导则》等。

“小切口”立法 彰显浙江地域特色

发布会上,胡侠就《办法》具体发挥的作用进行了介绍。“强化古道管理责任。《办法》规定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作为古道主管部门。”胡侠表示,《办法》还分别规定了文物、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农业农村、水利、审计、体育等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在古道保护方面的各自职责,并明确了相关管护人及其权利义务。

在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方面,《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将古道的修复、管护等所需必要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破解了古道保护资金缺乏的困境,建立了古道保护修复的长效保障机制。值得一提的是,《办法》要求对古道实行分级保护,对重点古道进行重点保护修复。同时,古道的一二三级也分别对应了相应的保护等级,有利于古道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解决了责任不明、主次不分的问题。

此外,《办法》还对古道的保护行为进行规范,规定了古道保护应当遵循的原则,保持延续古道历史形态和风貌,要求编制古道保护规划、开展资源调查、设立保护标识、制定修复标准和修复方案等,并规定了禁止条款及相应的处罚措施。

径山古道。蔡思忠摄

作为全国首部保护古道的地方性立法,《浙江省古道保护办法》又有哪些特色呢?据浙江省司法厅一级巡视员杨必明介绍,《办法》是一部“小切口”立法,即从非常小、非常单一的角度来进行地方立法,是针对保护古道进行的专门立法,内容设计明确,也便于理解和执行。其次,根据浙江的古道主要位于山区、丘陵地带的实际情况,《办法》明确了由林业主管部门作为古道的主管部门,彰显了浙江的地域特色。此外,《办法》还突出了保护的价值导向。“全面系统地保护好古道资源,不单单是保护古道本身,还包括沿古道的一些景观和古建筑。”杨必明说。

让古道成为乡村的特色标识

古道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古道就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据了解,《办法》实施后将通过建立数字化保护机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科学利用古道资源等举措对古道进行保护。

在建立数字化保护机制方面,浙江将开展古道资源补充调查,全面掌握古道信息和数字化基础数据,推进古道“落地上图”,落实古道分级保护,组织古道分级认定,实施数字化管理,并按照一道一档的要求,加快推进古道保护工作,为公众提供服务。

“目前,浙江省在浙里办APP里已经开通了森林古道的专题,在浙江林业网里面也有最美古道地理信息的一些相关介绍。社会上的有些热爱古道的驴友团体,也开发了一些实用的古道导航应用。”陆献峰表示,下一步将利用数字化改革的这个契机,加快推进古道数字应用场景建设,为老百姓提供古道相关的文化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线路导航等服务。

此外,《办法》积极鼓励各地开展古道毅行、古道征文、古道摄影等多形式的大众活动;加大古道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新媒体等多渠道传播古道信息;利用中国森林旅游节、长三角森林康养推介活动、森博会等活动推介古道;全方位、多角度提高古道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古道保护氛围,增强全社会对古道的保护意识。

吴越古道春色。潘劲草摄

古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良好,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浙江省在保护好古道的同时,将充分发挥古道的多种价值和串珠成链功能,带动文化旅游产业、森林康养产业、体育运动产业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助力山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胡侠表示,一方面要加大保护的力度,按照《办法》的要求,把现存的古道尽可能地保护起来;另一方面,要作好利用的文章,提倡鼓励低碳、文明、健康地利用古道,赋予古道时尚元素,带动文化旅游、森林康养、体育运动等产业融合发展,让千年古道重新焕发活力。“尤其是要充分挖掘利用好古道的文化资源,发挥其在诗路文化带建设中的纽带作用,以最小的干预发展古道经济。”胡侠说。

据统计,十年来沿着古道走进森林、走进大山的游客增加了20多倍,每年达到4亿多人次,走古道、赏美景、住民宿、吃土菜、买山货成为新时尚。在古道游的带动下,浙江省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产业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成为浙江省林业第一大产业,也为山区乡村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编:方彭依梦、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