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十七连冠 金华婺城再获省级“平安区”称号

梁亚伟、廖雪芳
2022年04月02日20:22 | 来源:婺城发布
小字号

  4月2日,在刚刚结束的全省建设平安浙江工作会议上,金华婺城再次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平安区”,这是婺城第17次获此荣誉。

  过去一年,婺城上下聚焦本质安全,全力扬优势、补短板,基层基础稳步提升,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平安考核位列全省第13名,平安指数始终走在省市前列,2021年9月份以来已连续6个月稳居全省前二,获全省首批法治浙江建设示范区。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怎样的“婺城底气”?

  织密共建共治“一张网”

  2019年底以来,婺城聚焦解决群众身边事,化解基层小问题,以“小单元大作用、网格内快反应、微治理灵活解”为目标,加快构建“小快灵”闭环微网格体系,推动基层治理模式由一揽子向精细化转变。

  如今,活跃在4528万个微网格上的万余名专兼职网格员,在收集平安信息、查找风险隐患、服务群众的同时,也将反诈、疫情防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防溺水、食品药品安全、反邪等平安宣传送入千家万户。“有困难找网格”已成为婺城百姓的共识。

  2021年以来,婺城全区扎实开展“平安十大问题专项整治”和“大平安百日攻坚”行动,全力清除安全生产、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治安、食药安全等领域风险隐患,全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亡人数同比前两年平均值下降39.1%和14.3%;交通事故亡人数较2020年下降43.6%;省级积案化解率100%,新增积案控制率金华全市最低。

  此外,全区深入开展打击跨境赌博、追逃等专项行动,获得人民群众广泛点赞;全面推进辖区58所中小学“智安校园”全覆盖,为千千万万“少年的你”撑起平安伞;依法督促主管部门净化茶叶市场,助力特色农产品品牌“箬阳龙珍”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层层织密的一道道“滤网”,不仅把社会治理的触角深入到基层,还将平安建设的广度不断延展。

  拧紧矛盾化解“一股绳”

  走进婺城区社会治理中心一楼,可以看到,每天都有一名区领导和一名部门领导坐班接待群众。对涉众、涉政策、涉法、涉诉的陈年信访积案,中心按照“业务分管为主,联系乡镇为辅”的原则,落实区级领导包案,由区领导牵头,整合政策法规、救济帮扶、心理疏导等要素资源,集聚资源、集成作战、集中化解。2021年以来,已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440件,群众满意率高达99.55%。

  在社会治理中心“代表委员说事评理工作室”里,两代表一委员正充分发挥起“意见领袖”作用,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推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近期,中心又增设了“劳动模范说事评理工作室”。18名劳动模范成员来自村(居委会)党支部、学校、机关单位、企业等各行各业,他们协同配合,已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起。

  同时,婺城还创新“法官入网格”等特色做法,让司法专业力量与基层调解力量深入融合,在促进矛盾纠纷化解的同时,不断提升诉源治理成效。

  下好数字改革“一盘棋”

  “某企业违法倾倒废土,请处理。”不久前,婺城区白龙桥镇执法平台在收到某网格员爆料后,第一时间派出执法队员赴现场处理,开具调查通知书、处罚货车司机……一套流程下来,就花了半天时间。

  “过去乡镇没执法权,一旦涉及到行政处罚,需要上报区里五六个部门审批,至少要花一周时间。”婺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坦言,“过去这些事,总是‘看得见、管不好’。”

  2021年下半年以来,婺城区大胆探索县域“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率先构建“115X”全智治数字执法体系,将566项执法权下放至镇街一级,推进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让基层行政执法从“碎片化”向“一体化”转变。

  为了提高执法准确性,婺城还制作了《执法案例模板》《执法事项清单》等材料,下发给基层执法人员。目前,全区行政违法案件平均处理时长从原来的3.38天下降至1.8天,处置效率提升了47%。

  浙江省委部署数字化改革工作以来,婺城全区各领域各条线都在“摸索改革”,争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眼下,在基层治理领域,婺城正蹄疾步稳开发“婺安·智治”系统,打造基层治理大脑,让县域治理更智慧更精细;在服务民生领域,婺城正谋划开发“婺里救助·博爱数字家园”应用,多渠道搭建社会救助平台,让救助更精准、更有效、更便民;在法治领域,“共享法庭”已覆盖全区186个村社,“婺城一键找法”小程序让人民群众随时随地能享受高质量的法律服务……每条战线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为了让婺城百姓更平安、更幸福。

  婺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安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接下来,婺城将向着基础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众更满意的目标奋进,将平安蓝图一绘到底,让平安硕果惠及每一名婺城群众。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