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东海之滨,舟山扬帆】

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探索制度创新 共话改革二三事

张丽玮
2022年04月08日12:41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大江奔涌,千帆竞发。5年探索历程里,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全面深化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制度创新,首创性改革位居全国自贸试验区前列,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走出了一条全国独有的差异化特色发展之路。

据统计,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共组织开展了8批制度创新成果评估,累计形成21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03项系全国首创,30项面向全国推广。

众多制度创新中,哪一项更扎实有力?近日,人民网走进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来到制度创新的参与者、政策落地的实施者身边,共话改革举措。

破壁垒,打造油气产业发展高地

2019年底,胡朝麟从浙江省商务研究院调任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管委会政策法规局,担任副局长。

谈及工作内容上的差异,胡朝麟说:“以前,我是从省级层面看舟山片区政策诉求,共同研究争取支持。现在,我更多是围绕企业需求、产业发展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政策和制度创新。”

自贸试验区建设对浙江舟山而言,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的过程。在众多制度创新成果中,胡朝麟尤为关注油品非国营贸易政策、油气交易模式创新、保税燃料油加注资质下放以及保税燃料油供给政策。

浙江自贸试验区成功推动了国家下放保税船用燃料油经营审批权限。“舟山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城市,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批复了13家地方牌照企业,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多元竞争市场格局,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航运服务国际竞争力。”胡朝麟介绍。

“现在,保税船用燃料油的‘舟山价格’具有显著的国际竞争力。”胡朝麟认为,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创新开展保税船用燃料油混兑试点,并推动国产燃料油出口退税政策在全国实施,极大程度上带动了全国沿海港口供油价格的降低。

“随着各项政策落地,舟山港已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六大加油港,打造出全国最大的能源保障基地,成为全国最活跃的油气产业发展高地,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大宗商品资源全球配置能力。”胡朝麟说。

下一步,浙江自贸试验区还有哪些新政将推出?“通过走访企业,我们发现存储在舟山保税库的原油存在交易难、融资难问题。目前我们正在建设保税商品登记系统。”胡朝麟举例,存储5万吨的原油涉及的资金超过2亿元,对企业来说,该部分原油难以抵押贷款,导致资金压力较大。保税商品登记系统上线后,将利用区块链技术,通过通关、仓库、物流等多方数据比对确认,让仓单具有公信力,可以进入交易质押流程。胡朝麟透露,保税商品登记系统拟于2022年下半年上线试运营,届时将推动金融赋能仓储,带来一场新变革。

依托数字化改革,让监管更智能

在舟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教导员王周文看来,舟山港连续四年成为全国第一大加油港并跃居全球第六大加油港,是舟山片区各职能部门不断打破政策壁垒、持续创新工作机制的成果,其中数字化改革功不可没。

“以前出外勤是苦差,风浪大、时间长,从跟船出去加完油再回来,基本要十几个小时。有的同事晕船,在船上一路颠簸,根本不敢吃饭。”说起数字化改革之前的工作,王周文感慨,舟山大小码头有100多个,点多、线长、面广,船舶出入境监管工作任务异常繁重。

“在以往的工作中,船舶搭靠外轮许可证、上下外国船舶许可证等各类证件,都需要边检站的检查员去一一核对。”如今,保税油加注船舶边检通关手续实现了“三级跳”,锚地供应业务实现全流程信息化,原来8小时的流程现在缩减到3分钟。

“三级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2018年1月,国家口岸办正式将舟山确定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先行试点地区,保税油加注通关实现“最多跑一次”和“无纸化通关”,船舶进出境通关从16小时压缩到2小时,企业申报数据从1113项压缩到338项,减少了69.6%。2020年12月和2021年6月,国家移民管理局先后下发文件,为简化保税燃料油加注船舶查验出台“舟山定制”服务措施,对从国内港口来舟山仅加注保税燃料油后直接出境的外籍船舶,在核实入境记录、移泊、船员换班等情况无误后,免于查验船员出入境证件原件和人证对照,即可办理出入境边检手续。

据统计,保税油加注船舶通关时间从最开始的10多个小时缩减至1个小时以内,每艘次能为航运企业节约经费开支约6万元。

王周文笑着掏出手机说:“如今,不用再需要拿着纸质文件跑去窗口办理,通过手机小程序即可申请行政许可,真正实现‘零次跑’。”

“在边检行政许可方面,长三角地区实行‘一地办证 区域通用’,极大方便了广大航运企业,对助推保税燃油加注中心建设也起到了显著作用。”王周文说,这意味着船舶到舟山来加保税燃料油,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范围内申请的边检行政许可,不用重复提交申请。据悉,迭代升级自贸区国际船油加注智能监管服务应用,让锚地使用效率增长30%,被列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成果发布。

深耕制度创新,打造国家制度创新“试验田”

说起长三角地区实行“一地办证 区域通用”,还要追溯到另一项改革创新——“跨港区作业”。

“跨港区作业”使得供油船可以开到其他港区进行加油作业,突破了原先只能由本港籍船舶执行的规定。2020年10月4日,全国首单浙沪跨港区国际航行船舶供油业务成功开展。

“以保税油一体化为切入点,可带动更多海事服务业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提升长三角港口服务能力。”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海事服务处周元指出,目前涉及跨省、跨地市的合作难度会大很多。例如,港口管理体系是属地管理,资质证照并不互认;各地结合实际会出台一些地方政策,导致出现政策协同性有差异等一系列难题。

周元认为,创新开展浙沪保税油一体化试点,打破了区域行政壁垒,让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加强了长三角保税船用燃料油区域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共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得益于自贸区的创新政策,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保税燃料油租罐量、保税船加油直供量以及船加油牌照客户群体数量在3年内实现了100%增长。

自贸区也吸引了多个大项目。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总经理赖新说,这几年来,他最大的感触就是自贸区舟山片区的集聚效应越来越强,目前已经集聚了油气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7200家。

目前,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正积极打造海事服务高端产业集聚区。“一般而言,服务业单一企业规模都不大,只有大家集聚起来,才能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更好融合发展,才能使整个产业有更好的协同性。”周元介绍,综合区域目标市场和集疏运条件,选择在小干岛建设海事服务产业园,集聚发展船舶供应、检验检测、船员服务、船舶技术服务等业态,一期项目计划2022年6月底开园。

推动油气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是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区别于其他自贸区的突出亮点。作为创新与开放的高地,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正努力成为国家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动能转换的“加速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责编:张丽玮、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