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创新制胜为“两个先行”提供持久动力
一走进位于杭州的之江实验室,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科技感。工作人员在手机APP上简单操作了一下,便为入园的客人“下单”了一辆无人接驳车。配备了20个传感器的无人车可实现360度感知无盲区,在复杂天气和环境条件下也能可靠检测障碍物,实现无人驾驶。
这套无人车系统由之江实验室智慧交通研究中心自主研发,该中心致力于在区域、市域、高速等典型场景下实现交通智慧化应用。作为浙江省重要的创新引擎,之江实验室里聚焦高科技前沿的团队不胜枚举。
之江实验室智慧交通研究中心智能驾驶仿真测试与训练平台。人民网 张帆摄
近年来,浙江战略科技力量培育成效突出,部分数字技术实现从跟跑向并跑跨越。8月初发布的《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中的一组数据,也印证了浙江数字科创动能正愈发强劲——截至2021年,全省有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企业1.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万家,均为2017年的3.4倍;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发强度达到7.3%,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的2.5倍;实施215项数字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突破形成138项进口替代成果。
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系统重塑省域创新体系,浙江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创新策源地和国际重要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形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为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创新策源能力迈上新台阶
之江实验室坐落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地带,这里的“创新浓度”领跑浙江。如今,浙江正以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加快建设创新策源地,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城西科创大走廊最东侧,便是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坐拥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玉泉校区,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诞生地”。
首创完整的飞机先进装配技术体系,使我国成为自主掌握飞机数字化装配核心技术及装备的国家;攻克了光刻机浸液系统设计制造关键技术,使我国成为第3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这些被人交口称赞的科技突破,都来自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的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而这其中最为人称赞的,是其打破国外技术的长期垄断、支撑了国内盾构掘进机制造龙头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盾构制造商,推动我国掘进装备跻身世界前列。
盾构机被称为“世界工程机械之王”,无论是建造高铁、地铁还是高速公路,都离不开它。没有盾构机的时候,要按照传统的钻爆法来打隧道,需要成百上千人力接续、花费数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工程建设开挖隧道只能从国外进口盾构机,一旦机器出问题就面临不会维修的局面,必须求助于国外技术人员,耗时耗力耗财。现在有了自己的盾构机,打隧道实现了全自动化,从5米到最大17米多的隧道直径,一般来讲,一个班的人不会花费超过12个月的时间,而且安全可靠、效率更高。”带领团队研发出我国首台盾构装备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杨华勇介绍。
杨华勇(左)带领团队研发出我国首台盾构装备。浙江大学供图
“盾构机可以反映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必须自主创新研制高性能盾构装备。”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支持下,杨华勇带队与相关单位联合攻关,成功研制中国首台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实现了完全自主设计制造,且首次应用显示优于国外同等盾构机,盾构机批量国产就此起步。如今,中国的隧道工程几乎都是由中国盾构机完成的。目前,杨华勇的团队正在探索和研发全新的智能盾构。
在浙南,位于温州的瓯江实验室锚定生命健康领域,持续发力增强生命健康领域创新策源能力。
瓯江实验室于2021年5月20日挂牌,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实验室已经实现科研成果产出,阿尔兹海默病(AD)相关靶点研究取得重要进展——2022年1月,瓯江实验室、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省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重点实验室”PI,温州医科大学附一医院神经内科工作人员谢成龙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阐明了基于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方法筛选新型的线粒体自长诱导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的神经保护机制;3月,瓯江实验室主任、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宋伟宏团队联合厦门大学教授王鑫和许华曦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发现唐氏综合征相关基因USP25异常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揭示USP25为药物研发的新靶点。
“计划通过10年建设,实现再生调控与眼脑健康若干方向基础研究达到世界前列。”瓯江实验室主任宋伟宏充满期望。
科技创新提升产业价值
走进金华横店东磁单晶电池片未来工厂的无尘车间,208辆AGV(自动导引运输)小车替代工人,承担了物流搬运、上料、下料的工作,并且在厂区内实现零掉线安全精准游走;穿上防尘服走进金华义乌晶澳电池一车间,“只见机器动,不闻人语声”,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作业,AGV小车沿着地面红线框在不同生产单元间灵活穿梭;杭机股份有限公司金华浦江工厂内,通过5G技术,设备的生产数据能够实时回传到数字化驾驶舱,有了5G+远程维护,杭州总部的技术专家能对设备故障进行预判。
横店东磁单晶电池片未来工厂的无尘车间里,AGV小车替代工人,承担了物流搬运、上料、下料的工作。人民网 张帆摄
在浙江金华,5G赋能是驱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
在浙江移动金华分公司着力打造的首个5G+工业互联网平台上,1003家企业、5880台设备的产能情况、能耗情况清晰可见,通过为智能门锁、汽摩配、电动工具等十大行业提供数据采集及智能化分析服务,平台完成了37个工业APP的开发,具备46种工业协议的解析能力。
“根据金华市场经济特点,金华移动确立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和5G+智慧工厂两条发展主线,聚焦全市重点细分行业,针对中小型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赋能;针对横店东磁、辉煌三联等龙头企业,利用5G技术开展‘5G+智慧工厂’建设,多维度助力金华企业数字化改革。”金华移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也是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一直在做的事。依托宁波材料所建设的浙江省宁波市磁性材料集群,被工信部列为代表国内最高水准的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成为宁波市第一个获得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金名片”的产业集群。
紧密结合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宁波材料所与企业开展了多元合作,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初步打通成果转化通道。
目前,宁波材料所与国内1300多家企业和全球240多个知名机构开展了广泛合作,实现了大尺寸单晶金刚石、非晶软磁带材、神经康复机器人、弹性电子传感及其器件、智能全向移动机器人、石墨烯基重防腐涂料等5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300多项专利实施许可转让,年带动社会直接新增产值280亿元,并成功入选2017年国家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获评2021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引育科技人才 激发创新活力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队伍。
浙江省碳景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落户舟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该公司研发总监姚志贤直言看好舟山的发展:“这里拥有自贸区、群岛新区和综保区的政策叠加优势,对创新创业人才而言,这里有比海南、深圳前海、珠海横琴更优惠的政策和更有力的举措。”
2021年,舟山精准制定了产业谱系、人才分布、引育路线3张引才“全球图”,形成了人才飞地、人才赛会和海纳计划3条引才“主干道”。舟山2021年引育高精尖人才数首次破百,同比增长22%;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申报数、入选数均创新高,同比增长37%;全年引进高校毕业生同比增长22%。
2022年初,舟山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打造新时代海洋特色人才港的实施意见》,高规格提出“黄金六条”,从垒人才高峰、重实体经济、引青年才俊、提平台能级、优赛会品牌和破双创瓶颈等方面出发,为人才向浙江自贸区集聚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围绕石油化工、大宗商品交易等自贸建设重要领域、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需求,舟山创新实施了“自贸专才”评价体系,破除人才认定“四唯”倾向。油品计量人才张三军便是首位通过“自贸专才”认定的人才。他说:“舟山能以创新价值和实际贡献作为人才认定标准,让我们这些没论文、没证书、没高学历的人享受到人才政策,这让我铆足了工作干劲。”
舟山国际人才社区。舟山市委组织部供图
要把人才“引进来”,更要让人才“留下来”。在浙西南,丽水经开区在推进“产业引才、环境留才、服务育才”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先后出台高含金量人才新政,推出人才服务综合体、人才驿站、人才公寓、人才码、同心园等创新举措,为各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
“我们打造了人才驿站,为来丽水经开区就业的青年人才免费提供短期住宿服务,最长可达15日。此外,驿站还将以50元/天的标准给予入住者餐费补贴,并提供城市地图、报刊图书等资料,有效帮助入住者了解当地文化、更好融入城市。”丽水经开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汤颖菲介绍。
“我第一天到丽水求职,当地马上就为我安排了住宿,酒店式公寓拎包入住,这让我对丽水这座城市有了不一样的体验。这里,有山有水有人情。”丽水中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员工谢合新说,“目前我已入职半年多,人才驿站的短期住宿为我在丽水扎根奠定了基础。”
浙江省科技创新大会提出“着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战略支点,大力引进培育高端创新人才,大力打造卓越工程师队伍,大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近年来,浙江充分发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优势,深入实施“鲲鹏行动”计划、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计划、海外工程师引进计划、青年英才集聚系列行动等重大人才工程,11个设区市连续2年全部实现人才净流入,8个设区市进入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年)前30强,其中杭州、宁波分列第2、第9位。
变革时代,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胜。未来,浙江将聚焦创新战略领域,重构省域创新组织体系,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加快探索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