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浙江开化:潮起钱江源 追梦“大公园”

2023年05月05日11:52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一场项目结题评审会上,浙江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研学课程体系)深化设计项目方案顺利通过,与会专家对这套课程体系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

该项目是我国第一套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化研究成果,为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研学课程体系研发提供了样板,项目落地也标志着钱江源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步入新阶段,将为未来全面系统开展自然教育研学活动提供体系化的支撑。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作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唯一的试点区,钱江源国家公园通过大力开展体制改革攻坚、生态创优、科研争先、社区共建、环境教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之路,以创新实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贯到底 绘就生态蓝图

开化,位于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全球北纬30°风光带内,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浙江母亲河钱塘江发源于此。作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到底该如何推进生态保护?历届开化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思考,也不停地在探索。

早在1997年,开化就在全国率先确立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从此,开化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路向“绿”笃定前行。2002年获评全国生态示范区;2011年被环境保护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县”,被列为第三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2013年7月,开化着手打造“国家东部公园”。

对于开化来说,探索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无异于“摸着石头过河”。善于借智借力,是开化在探索重大改革试点中的一条有益经验。2013年8月,开化就曾举办了一场高规格的生态文明专家咨询会,全面听取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开化的先行先试得到了国家层面支持。当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进一步坚定了开化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2015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委印发《关于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的通知》,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指明了努力方向和主要试点任务。

2016年6月,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获批,成为全国十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改革就是要边改边立,2019年7月,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由浙江省政府垂直管理、省林业局代管,标志着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长三角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不仅对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和河流域地区联动发展具有示范意义,甚至对保障浙江乃至整个东部地区的生态安全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常务副局长汪长林相告。

一体联动 交出改革样本

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开化县始终践行“生态保护第一”理念,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系统性保护,创新推出“垂直管理、政区协同”管理体制、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跨区域共同保护等多项举措,创造了不少“钱江源经验”。

钱江源国家公园辖区2.3万公顷的林地面积中,集体林地占比高达79.6%,实现集体林地统一管理是改革必须直面的问题。2018年2月,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在国内率先启动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通过一纸协议、一套管理方式,在权属不变的前提下,规范国家公园范围内集体林地的生产经营活动,并通过生态补偿方式,实现对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

2020年,在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基础上,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顺势推出了农田地役权改革,在村民承诺农田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前提下,给予农户每年每亩200元生态补偿金,这一举措的创新出台有效地激发了辖区群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为鼓励和发动群众参与,2023年,生态补偿力度进一步加大,补偿金额增至每年每亩800元。截至目前,钱江源国家公园林地、农田地役权改革覆盖4个乡镇,包括21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3199户10644位村民共享生态红利。

钱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与安徽休宁、江西婺源和德兴等地交界,如何推进一体联动、实现跨区域共同保护,是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开展中需要破解的另一重要课题。

在连接浙江开化和江西婺源的大鳙岭之上,由江西省管理的800亩山林“插花”于钱江源国家公园之中。为加强资源保护,2019年5月,开化县长虹乡霞川村与婺源县江湾镇东头村率先达成共识,创新设立钱江源国家公园跨省联合保护站,以权属不变、属地管理为前提,配备巡护设备,共建巡护队伍,共同开展社区发展、特许经营等。

“这种自下而上、村镇之间开展的跨区域合作保护,效率更高,起效更快。”汪长林说。截至目前,钱江源国家公园已与毗邻的江西、安徽所辖三镇七村,以及安徽休宁岭南省级自然保护区签订合作保护协议22份,实现省际毗邻镇村合作保护模式全覆盖。

一路奔跑 向着命名夺牌

建设科研平台、建成科普馆、开设智治平台……近年来,围绕着国家公园的命名夺牌,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也获得了有关方面的认可与赞赏。

“拥抱森林、走进钱江源……”近段时间,位于开化县苏庄镇的钱江源国家公园科普馆内游人如织。每到假期,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欣赏1800余件虫鱼鸟兽等各类动植物、菌类生物标本,并戴上VR眼镜,感受科研人员寻找、保护生物多样性样本地的科研活动。“科普馆自2022年7月开馆至今,已有两万余名游客前来参观学习。”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科研监测中心主任余建平介绍。

除了科普馆,钱江源国家公园还完成了基础管护体系、通讯信息覆盖、巡护步道、水质监测站、远程宣教体系、珍稀植物园、暗夜公园、社区环境治理等12个重点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依托中科院植物所、动物所,浙江大学等科研力量,钱江源国家公园建成了森林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响应学科前沿研究平台;通过遥感、林冠塔吊以及地面观测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建成“空天地”一体化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融合卫星火情预警系统、无人机防灾巡检系统等八大感知系统,实现对钱江源国家公园全境、重要生态系统以及关键物种的长期动态监测,为科研提供了有利支撑。

“去年9月,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智治系统正式上线,极大地提高了钱江源国家公园的信息化智治水平,真正实现了生态资源全方位、精细化保护与管理。”汪长林说。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效应持续放大,开化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化蓝图为现实。目前,开化正在深入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体系创优、综合功能提升、文化传承培育、名山公园带富“五大行动”,不断推进国家公园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全力冲刺第二批国家公园命名夺牌,努力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板贡献“钱江源力量”。(郑霞凤、余晓群)

(责编:叶宾得、王丽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