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奔走在彎彎的山路上……

李艷
2021年01月25日08: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入冬,天氣越來越冷,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委大院一間普通的辦公室裡,武義縣扶貧辦原主任、78歲的董春法像往常一樣忙碌,燒水、接待來信來訪、宣講武義下山脫貧經驗。每一個和他打交道的人,都會被他的工作熱情所吸引。

  “武義下山脫貧”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曾引起關注。如果說下山脫貧是武義縣的金名片,那麼董春法就是下山脫貧的實踐者和代言人。

  董春法在武義縣大名鼎鼎。從1993年7月上任至今,董春法在扶貧的工作崗位上干了整整28年,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幫助許多村民走出深山,致富奔小康。2003年8月,已到退休年齡的董春法,因為村民再三挽留,經武義縣委同意,辦理了退休不退崗手續,繼續為扶貧工作發光發熱。武義縣委縣政府至今仍在大院裡為他保留了一間辦公室,村民們有事沒事都愛到他辦公室坐坐,聊聊下山脫貧的巨變、小康生活的甜蜜。

  董春法一生清貧,卻擁有一樣無價之寶——50多根不同材質、不同形狀的拐杖。這些拐杖凝聚著5萬多名下山脫貧村民滾燙的感激之情。

  “這些都是村民送的,主要考慮我年紀大了腿腳不便,上山爬坡有個支撐。我隻要走得動,和大山結緣的工作還要繼續干下去。”董春法指著長長的一排拐杖,樂呵呵地說。

  “拐杖主任”的綽號由此而來。50多根拐杖,是董春法28年奔走扶貧路的最好見証。

  一

  這根柏木精雕的拐杖,在一大堆拐杖中格外引人注目。

  拐杖是武義縣履坦鎮金橋村村民廖春飛送的。金橋村,原名軟朝村,原本坐落在武義縣柳城的高山上。廖春飛從貧困戶,變為衣食無憂、積極為他人創造就業崗位的企業經營者,個人的蝶變折射著村庄下山脫貧為村民帶來的巨大變化。

  武義縣地處浙江中部,面積1577平方公裡,是個“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區縣。1991年6月,浙江省委、省政府確定武義23個鄉鎮中,南部山區13個鄉鎮為貧困地區,人口佔全縣1/3。軟朝村是貧困村的一個縮影,而廖春飛又是貧困村中典型的貧困戶,全家7口人,隻有一間26平方米的土坯房。廖春飛以為被困在高山上就是自己這輩子的命運,沒想到不久轉機卻出現了。

  1993年7月,組織安排,董春法調任武義縣扶貧辦主任。當年,董春法年過五旬,有人以為他很快就會“退二線”。誰都沒想到,董春法在這個位子上,一干就是28年,並改變了數萬像廖春飛一樣高山村民的人生。

  董春法當過兵,在縣政府工作過,作風嚴謹踏實。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山越嶺深入武義縣南部貧困山區走訪調研,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跑,一戶人家一戶人家地問。根據3個多月走訪所掌握的情況,董春法及時向縣委、縣政府提出了“下山脫貧拔窮根,異地致富奔小康”的對策建議。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經過調研和討論,出台了針對武義縣高山、深山農民的居住遷移試行辦法,對遷移下山的村在新村規劃、建設用地、基礎設施建設、接收安置、資金補助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引導高山、深山農民遷移,異地致富。

  然而,故土難離,搬遷的動員工作難度超出想象。董春法為做村民工作,反反復復穿行於大山之中。他渴了喝山泉,餓了採山果,深入千家萬戶。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十次、百次。有的村常常一開展工作就是好幾年。

  軟朝村就是這樣的一個“老大難”。

  “1995年,董主任剛上山來做工作時,誰都想不通,村裡沒有一個人願意搬下山。”廖春飛回憶,董春法工作有股韌勁,面對村民的不理解,甚至“搬下山去喝西北風”的質疑,他毫不氣餒,前前后后來了上百趟。

  水滴石穿。董春法的執著,以及先移村生活好轉的例子,讓村民的心結漸漸打開了。

  1996年,武義縣人民政府批准軟朝村整村搬遷下山,遷居履坦鎮后桑園。軟朝村在村民悉數搬下山后,改名為“金橋”。因為當年金華市裡牽頭為軟朝村引來了不少雪中送炭的項目,改名意在感謝社會各界的“牽線搭橋”。

  從距縣城40多公裡的深山,到距縣城幾公裡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的改變讓廖春飛一家和鄉親們迎來了人生轉機。

  廖春飛是最早下山的村民之一。搬下山時,廖春飛二十出頭,年輕,有的是力氣,學東西也快。蓋房子,沒錢雇人,他就自己邊學邊做,到后來不但自己家蓋起了小樓,還幫別人蓋。再后來,廖春飛還注冊成立了建筑工程公司,從村裡到縣裡,從蓋房子到做工程,輻射區域和經營范圍越來越廣。

  一晃20多年,如今廖春飛和鄉親們都走上了致富路。廖春飛從當初一個普通泥水工,到現在擁有了一家年產值近億元、實現利潤近千萬元的建筑公司。

  “如果還像以前那樣住在高山上,這些事做夢都不敢想!下山脫貧后,大家通過辛勤勞動,日子都過得相當好,出外也挺直了腰杆,在致富道路上不掉隊。” 廖春飛致富不忘貧困鄉親,堅持每年聯系32戶殘疾困難戶結對扶貧,並為貧困山區解決了300個就業崗位。

  廖春飛對董春法很是感激。他親自到山上找來柏木,請人精雕細刻了一根拐杖,送給董春法。逢年過節,廖春飛還會上門看望董春法,有事也愛和他商量,多年如是。

  二

  說到給董春法送拐杖的事,不得不提到武義縣俞源鄉九龍山村原村支書鄧壽明。

  九龍山村因繞村的9個山頭綿延如龍而得名,原來地處海拔1041米的龍眼山上,是武義縣俞源鄉出了名的貧困村。

  鄧壽明和董春法第一次認識,是因為九龍山村要通自來水,沒錢。時任村支書的鄧壽明為此到武義縣扶貧辦爭取經費。

  “鄧書記,你先回去。過幾天,我上來看。”沒要到錢的鄧壽明怏怏而歸,董春法的話讓他半信半疑。

  大約過了一個星期,董春法果真氣喘吁吁地爬上龍眼山,出現在九龍山村民面前。

  鄧壽明當著村民的面,向董春法強調了村裡的困難:“我們村的祖先從福建遷到這裡定居,500多年來以砍柴、燒炭為生,一直過著貧困的生活。”

  “鄧書記,是不是可以考慮整村搬遷?下山致富,拔窮根。”董春法說。

  當晚,鄧壽明召集村班子開會,商量董春法的提議。眾人異口同聲:“笑話!祖祖輩輩都住這裡,怎麼搬?”

  鄧壽明隻能無奈地告訴董春法:“我們村搬不下去的,太窮了,下山根本造不起房子。你不要再辛苦上山來了。”

  董春法沒有打退堂鼓,針對村裡的困難,他向政府爭取到了支持,在爬了100多趟龍眼山后,終於把九龍山村民的工作做通了。武義縣人民政府批准九龍山村整村搬遷。不久,村民悉數搬下山。

  新九龍山村坐落於王宅鎮的交通要道旁。政府出錢修路,通電通水,並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村民紛紛建新房,村庄大變樣。1999年2月9日,新九龍山村張燈結彩,喜氣洋洋,村委會為村裡6對新人舉行集體婚禮,結束了全村10多年無人娶媳婦的歷史。

  成功說服村民下山,僅僅是脫貧第一步。董春法積極和相關部門對接,幫助下山農民找就業門路、學習技能、搞基礎設施建設、組織來料加工等。農村工業基礎薄弱,董春法就到上海、杭州、寧波等地跑工廠,為下山村民尋找就業機會。董春法還特意去學習了藥材、高山蔬菜等栽培技術,牽頭幫助一些下山脫貧村發展綠色農業,想方設法讓下山村民盡快富起來……

  董春法為了九龍山村,一趟趟上下龍眼山的身影,深深刻在鄧壽明心裡。他想,董春法或許需要一根拐杖,既能幫助他走山路,又能表達對他的謝意。鄧壽明先后給他送了三根不同材質、不同形狀的拐杖,每一根都寄托著他對董春法的感謝與祝福。

  三

  武義下山脫貧成就得到國內、國際關注,先后有來自國內各省份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萬多人前來參觀考察。每次都是董春法高舉喇叭,一遍一遍介紹武義下山脫貧經驗。

  20多年來,武義縣累計下山脫貧超5萬人。這些貧困山區村民下山以后,先富幫后富,后富超先富,山民變市民,窮村超富村,人均年純收入由下山前的幾百元,提高至現在的幾萬元、幾十萬元,甚至涌現了不少百萬、千萬元富裕戶。下山脫貧村民紛紛感慨“夢想成真”,由衷點贊黨的好政策和下山脫貧的奇跡。

  武義縣柳城鎮田坪村原村主任賴李明怎麼也想不到,從牛頭山搬下山后,自己有一天竟能走出國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擔任項目經理。他2003年搬下山后,跟人一起在外做基建。合作伙伴欣賞他的踏實認真,將一個國外項目交給他負責。他說,是董春法幫他和下山村民打開了一扇窗戶,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

  在武義縣城開畫廊的周志貴是武義縣新宅鎮安鳳村人。前些年,他也精心制作了一根拐杖送給董春法。“我很佩服董春法,他為人熱情,工作雷厲風行,有干勁,有遠見,他的精神特別讓人感動。”周志貴出生在木匠家庭,父親和哥哥都是木匠,他自己也做了多年木匠,年輕時走南闖北。11年前回到武義后,一直在縣城開畫廊。周志貴從新聞媒體上看到董春法的事跡后深受感動,決定送他一根拐杖以表敬意。

  而在“拐杖主任”眼裡,他的“事業”還遠未結束。繼上世紀90年代“就近搬遷下山、解決溫飽問題”、本世紀“富起來,穩得住”之后,在扶貧路上奔波28年的董春法還在展望著武義“下山扶貧”的新探索、新篇章。他的拐杖伴著他的足跡,依舊在通往鄉親們更美好生活的道路上,不斷延伸,不斷向前……


  《人民日報》( 2021年01月25日 20 版)

(責編:金忠耀、張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