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跨越千年

守安瀾 澆良田 興家園(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記者  江南
2021年02月14日09:0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踏著石板磚沿溪而行,溪水清澈,倒映如鏡。水流湍急處,浪花跳躍。一行白鷺掠過水面,幾隻野鴨不時鑽進水底。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有一個白沙溪三十六堰古堰壩群,歷經1900多年時光的淘洗,如今仍有21座古堰繼續發揮引水灌溉作用,灌溉周邊農田27.8萬畝。

2020年12月8日,國際灌排委員會第七十一屆執行理事會上,公布了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白沙溪三十六堰等4項中國申報的水利工程全部入選。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有23項。

白沙溪三十六堰這一水利奇跡、“活著”的歷史文化遺產,也越來越為人所知。

遺存豐富

深厚底蘊 申遺亮點

“三十六堰申遺成功,我真是說不出的高興。”講到申遺前后的經歷,年過九旬的婺城區退休干部張柏齊心情仍然激動。

張柏齊退休前長期在金華從事“三農”工作。2009年春,他與幾位老同志一起到婺城區琅峰山景區參觀旅游。實地游覽了幾座古堰,又聽了當地群眾介紹,一行人深感震撼。有豐富“三農”經驗的張柏齊意識到,白沙古堰群具有極高的科學技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是金華先民智慧的結晶,必須開展搶救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

很快,10名老同志成立了調研組,走村進戶尋訪古跡。他們有的負責拍照,有的負責撰寫,從現狀到歷史,從民風到民俗,調查越來越詳盡。

在一次次與白沙溪古堰群的相遇中,大家發現,這裡不僅有三十六堰,還有鐵店窯遺址、古方洞山塔以及白沙殿昭利廟為中心的古廟群,有紅軍革命斗爭的遺跡和故事,也有盧文台為民造福的民間傳說。

拍圖片、查古碑、征古帖、閱宗譜,尋找有關遺址遺物、查看文物歷史現狀,調研組繼續發掘整理白沙古堰群的資料。2013年,由張柏齊和崔士文執筆的《白沙古堰的歷史與傳說》一書出版,書中記錄了白沙溪三十六堰的高度、長度等數據,以及興建時間、歷史演變、建造工藝等。

曾在婺城區人大任職的杜順華,連續6年,聯合多位人大代表提交有關加強白沙溪流域歷史文化研究、重建恢復白龍橋廊橋等議案。2010年他退休后,繼續對白沙溪流域歷史文化進行研究。多年來,他撰寫的手稿資料上百萬字,匯編成《傳說白沙》《古韻白沙》等,為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遺積累了文獻資料。

這些力量的參與和推動,讓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遺邁出堅實的步伐,從夢想變成現實。

近年來,婺城區不斷加大對白沙古堰群以及白沙文化的探索挖掘,並於2019年7月開始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2020年正式提交申報文本。經過一年多努力,白沙溪三十六堰終於成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它是浙江省第六個、金華市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白沙溪三十六堰厚重的人文歷史底蘊,成為申遺的一大亮點。”參與申遺申報工作的婺城區水務局規建科科長江勤學說,統計顯示,白沙溪流域沿線有22處歷史文物點,其中國家級1處、省級5處。如建於明代萬歷二十三年的古方洞山塔,是金華城區唯一一座殘存的古塔。

同時,當地1900多年的農業開發過程中,灌區規模逐漸擴大,人口和經濟規模顯著增長,生態環境卻並未變差,至今仍然保持著充足的發展活力和良好的發展勢頭。從生態環境保護角度看,灌溉工程促進了浙中生態廊道建設,補齊生態環境短板,也具有先進的科技價值、悠久的歷史價值、巨大的經濟效益和豐富的文化價值。

水利奇跡

世界瑰寶 歷久彌新

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年),輔國大將軍盧文台隱退,率領部將36人來到輔蒼(今金華市婺城區沙畈鄉停久村),了解到此地土壤肥沃但旱澇頻發,遂勘察地形,在當地修筑白沙堰,引水灌溉。從此,拉開了白沙溪三十六堰建設的帷幕。

白沙溪發源於浙江遂昌、武義交界的獅子岩,流入金華境內后,匯集銀坑溪、半溪等幾十條大小支流,匯入婺江,全長65公裡。三十六堰,從最上游的沙畈堰到白沙溪注入婺江交匯口附近的中濟堰,橫跨45公裡,水位落差168米,是以引水灌溉為主,兼具防洪、蓄水、水力加工等功能的堰壩群。

“三峽大壩落差是113米,而白沙溪三十六堰的落差比它還高55米。”在金華市婺城區水務局局長江衛鋒看來,這是白沙溪三十六堰最為亮眼的特點。

當地溪流天然落差大、深潭多,古人因地制宜摸索出“以潭筑堰”的方式。江衛鋒說:“我們在走訪調研中發現,三十六堰大部分堰前都有一處天然的深潭,用現代水力學分析,‘以潭筑堰’不僅可以提高堰壩的蓄水和引水能力,還能減輕水流對堰壩的沖擊。”

1900多年間,白沙溪三十六堰不知經歷了多少次重建、重修,當地人就地取材,以鬆木打樁、篾籠裝石等方式砌筑。低矮的堰壩形態,配合梯級的建設方式,極大降低了施工難度和工程風險。

此外,它還有一套完整的堰壩管理制度。官府制定堰帖,明確各堰水權和工程歲修責任,指導三十六堰的協同管理,保証干旱月份上下游各堰的公平用水。

這一古堰壩群最早是如何開渠運作的,如今尚未找到史料記載。但是,在清光緒三十四年重修的《萬潭堰帖——金華白龍橋三十六堰》刻本等史料中,不僅有清晰繪制的三十六堰布局地形圖,還有清朝康熙、雍正、光緒年間建立堰會、制定堰規、管理堰務、調解用水糾紛等詳細記載。

金華市婺城區非遺保護中心負責人朱明升說,從《萬潭堰帖》的記錄可以看到,三十六堰每座堰都建立堰會,制定堰規,推選有威望的鄉賢擔任堰長,管理堰務,調解用水糾紛。具體協議中,詳細列出了每堰起始位置和引水灌溉范圍,每一甲、每一堰具體用水的起止時間都有清楚規定。以“地、水、夫、錢”(即土地、水源、人和效益)為核心,地方鄉民結成了緊密的“水利共同體”。

新中國成立后,白沙溪上修建了沙畈水庫和金蘭水庫,部分古堰被永久留在水底。如今,仍有21座古堰繼續發揮引水灌溉作用,供水保証率也進一步提高。庫、堰、渠形成了白沙溪的灌水體系,灌區面積達27.8萬畝。

仍在利用

白沙水脈 滋養百行

1月28日,久旱逢雨,沙溪畔一早就熱鬧起來。

婺城區琅琊鎮泉口村村民劉菊萍在白沙堰河堤邊種了10多畝桑樹,趁著雨后趕緊鬆土施肥。“現在慕名來游玩的人越來越多,到了桑葚採摘季節,採摘游肯定受歡迎,我得好好打理。”劉菊萍眼裡透著期待。

下游幾千米外的婺城區白龍橋鎮新昌橋村,馬淳書、陳群英夫婦正在10多畝的柑橘、草莓大棚裡忙碌。“今年金華的降雨量比往年少了許多,但我們這裡‘水脈’好,不用愁。”馬淳書的大棚離白沙溪洞山堰不遠,堰壩抬高了溪邊地下水的水位,隻要打一口四五米深的水井,灌溉水源就有了保障。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分為兩類:至今仍在發揮灌溉功能的工程﹔已不能發揮歷史功能但仍具有“檔案”價值的遺址。

白沙溪三十六堰壩以灌溉農田為主,保証了農作物生產,也解決了當地部分群眾的日常生活用水,方便農民生活。至今仍在守護和滋養著流域兩岸的白沙溪古堰壩群,是“活著”的歷史文化遺產、水利奇跡。

在三十六堰的滋養下,當地不僅農業生產長足發展、水上航運蓬勃興起,還有“三十六堰滋養三百六十行”的說法。

有了三十六堰后,白沙溪兩岸人民利用水力落差,建造旋轉木制機身舂米的水碓。據記載,白沙溪流域120多個村,歷代先后建成的水碓在150座以上。水碓晝夜運轉,效率遠勝人力。

豐富的糧食產量加上先進的糧食加工技術,不僅使金華一帶成為浙中糧倉,還孕育了釀酒文化。唐宋時期,白龍橋旁的“酤坊”酒坊釀造的金華酒聲名遠播,當地村庄至今仍沿用“酤坊”作為村名。

有了這種水碓,當地常見的高嶺土等制瓷原材料也得以充分加工利用,推動了婺州窯在唐宋時期的興盛,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韓國新安沉船的出水文物中,有大量當時中國出口外銷的瓷器,其中就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婺城區琅琊鎮的鐵店窯。

白沙溪流涓涓、古堰依舊矗立,留給當地的不僅有物質財富、文化內涵,更有精神力量。古代先民靠著因勢利導、科學治水、以人為本,克服種種困難,發揮創造精神,把荒蕪之地變成浙中糧倉。這種精神也感召著今天的白沙人民迎難而上,傳承不息。

正如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教授劉學應所說:“灌溉工程遺產具有重要的歷史、科技、文化和景觀價值,也承載著民族的文化基因,印証了文明的歷史足跡。”

金色名片

幸福長河 傳承利用

“申遺成功只是開始,保護、傳承、利用仍在路上。”金華市婺城區上下有這樣一個共同的心聲,要將未來的保護之路,走得更加堅實。

“除了保護,如何傳承與利用白沙溪這張文化金名片,是申遺成功后我們要重點考慮的課題。”婺城區非遺保護中心負責人朱明升說,當地各部門正通力協作,開啟“后申遺”時期的新征程。

婺城區著手編制白沙溪三十六堰的保護規劃。2020年7月,《白沙溪三十六堰灌溉工程遺產保護規劃大綱》編制完成,從組織、政策、資金、人才隊伍及科技保障、宣傳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細致描畫了保護與開發的方向,盡力守護好這一世界瑰寶,要讓白沙古韻再譜新篇。

“現在的白沙溪更美了,也更熱鬧了。”前不久,白龍橋鎮新昌橋村已全面完成農舍流轉。接下來,村裡將整合沿線的資源要素,發展康養民宿,打造白沙溪畔的康養基地。每到周末,村裡接待的游客越來越多,最吸引游客眼球的就是白沙溪邊的水車和水碓。

這些年,白沙溪沿岸的鄉鎮經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山更青、水更淨、空氣更清新。一個個精巧的村景小品,一間間精美的民宿客棧,一道道靈動的鄉間風景,抓住了游客目光,也造福了一方百姓。

“十三五”期間,婺城區投入的五水共治資金就有86億多元,打造白沙溪、武義江、莘畈溪3條省級“美麗河湖”,建成美麗鄉村風景線3條、省級示范美麗鄉鎮4個、國家級美麗宜居示范村1個。如今,全區207個村庄中有40%的村達到A級景區村標准,通過舉辦“盧文台治水”、中國山水四項公開賽等活動和賽事,全域開展文旅體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每年游客數量突破1000萬人次、旅游收入近百億元。

一系列重點工程,正陸續展開:通過白沙溪文化解碼工程,揭秘白沙溪的文化魅力﹔通過白沙溪八景工程,依托白沙溪沿線22處文物資源,以文化賦能,打造文化新地標﹔通過白沙溪生態廊道工程,打造錢塘江詩路上的最美風景線﹔通過白沙溪古堰壩修復工程,讓古堰煥發新顏﹔通過白沙溪錢塘詩路e站工程,數字賦能、科技助力﹔通過白沙溪“花滿婺城·幸福村”工程,打造新時代的“富春山居圖”。

“江南有座金華城,城邊有座白龍橋。橋下外婆在講著那故事,坐在橋上看到,星星掉進了那條小河……”這是金華鄉賢、音樂人陳越為故鄉創作並演唱的歌曲《江南有座金華城》。

“我是白沙溪的孩子,白沙溪給了我取之不盡的精神養分,陪著我從少年、青年走到中年。”陳越說,他歌曲中的“外婆”是一個濃縮的文化符號,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溫暖的“外婆”。

以此為靈感,婺城區在白沙畔古廊橋邊設計建造了外婆銅像,實景再現《江南有座金華城》所描繪的溫暖場景。未來,這裡也將是“白沙溪八景”之一。

古今交融,美美與共,在全方位的保護、傳承和利用之下,流淌不息的白沙溪、歷久彌新的古堰壩,將繼續承載當地人的生命史、文化史、奮斗史、創新史,繼續煥發生機與活力,繼續流淌美好與幸福。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14日 06 版)

(責編:郭揚、戴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