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原創

隻存時間不存錢 杭州“時間銀行”開啟鄰裡互助新模式

王蕭蕭
2021年09月08日15:10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在杭州市西湖區府苑社區,有這樣一家銀行,它隻存時間不存錢,居民們通過幫助他人來賺取“時間幣”。如今,這家銀行“開張”已有5個月時間,現在業務進行得怎樣?

這家銀行名叫“時間銀行”,它是蔣村街道今年4月上線的“府苑數字生活社區平台”的重要模塊之一。居民隻需要注冊,就能成為“時間銀行”的志願者。這個平台上共有6個功能場景模塊,包括“接送幫”“托管幫”“輔導幫”“快遞幫”“陪護幫”“寵愛幫”以及一個補充模塊“志願幫”。當遇上沒空拿快遞、老人需要照顧陪伴、沒時間接送孩子放學、沒空遛狗等小困難時,可以在平台上下單求助﹔志願者們接了單,就能幫助他人並賺取“時間幣”。

“時間銀行”友鄰互助平台頁面截圖

府苑新村居民馬仙娟今年62歲,但在鄰居們眼中她是個“26歲”的“小仙女”。每天早上8點半送完孫女上學后,馬仙娟就打開手機開始在“時間銀行”上接單,開啟自己的志願服務時間。

“幫腿腳不便的老人配藥,陪孤寡老人去醫院看病,給需要幫助的老年人送飯陪聊……我是一天從早忙到晚,至少接個六七單。”馬仙娟笑呵呵地說,她現在可是府苑新村家喻戶曉的“接單王”,鄰居們有需要幫助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她。

馬仙娟還帶動鄰居加入“時間銀行”,手把手教這些老人學會用手機下單、接單。“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這樣便民的行為越多越好,我們整個社區也更加團結和諧。”馬仙娟說。

府苑新村居民馬仙娟陪老人聊天。蔣村街道供圖

在馬仙娟等熱心居民的帶動下,府苑社區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到了“時間銀行”志願者的行列中。2個月前,居民王曉燕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時間銀行”下單了一次“快遞幫”的任務,沒想到自己的快遞很快就被隔壁鄰居給順路帶回來了。

“‘時間銀行’讓原本陌生的鄰居們熟識起來,也讓我認識了更多新鄰居,每次下單都有鄰居熱心接單幫助我,很暖心。”王曉燕決定將這份善意傳遞給更多人,現在她也經常在“時間銀行”平台上接單,幫其他居民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王曉燕在“時間銀行”接單,幫鄰居取快遞。人民網 王蕭蕭攝

“‘時間銀行’表面看存的是‘時間幣’,但實質上存儲的是鄰裡之間的愛心。希望通過這個平台拉近鄰裡關系,開啟鄰裡互助新模式,讓我們的家園更加和諧。”府苑社區黨委委員林珠表示,該社區共有5000多位居民,大多數人彼此之間相見相逢不相識,府苑社區上線“時間銀行”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居民日常生活中“不清楚”“找不到”“不放心”“不認識”等難題,架起鄰裡之間溝通互助的橋梁。“時間銀行”自4月上線以來,已有486名居民注冊成為鄰裡志願者,實現了2335條志願清單服務。

近年來,杭州各區縣一直在探索將“時間銀行”這種模式用於養老和公益服務之中。拱墅區自2019年開始,就將米市巷、小河、拱宸橋、和睦4個街道為試點,探索形成政府引導、多方共舉、服務多元、資源共享的“時間銀行”服務理念和模式,為轄區老人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精准、可持續的養老服務。濱江區民政局和阿裡巴巴公益基金會簽訂了“時間銀行”合作備忘錄,用戶在互聯網上參與愛心捐贈、日常捐步、種樹等公益活動,獲得的“公益時”可以兌換養老服務、機場貴賓廳使用、免費體檢等服務。

(責編:王蕭蕭、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