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台州:生活富足增亮城市幸福底色

——台州六度榮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背后

葉晨陽
2022年01月01日09:28 | 來源:台州日報
小字號

  2021年12月30日,2021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北京舉行,台州獲評“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這已是台州第六次獲此殊榮。

  喜訊傳來,每一個台州人會心一笑:幸福感,來自於一項項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實事,更來自於老百姓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年來,台州始終堅持創業富民,政府不與老百姓爭利、不設置隱形壁壘、不過度干預市場,率先探索“擴中提低”改革,謀求共同富裕,城鄉百姓差距進一步縮小。

  數據最有說服力。2021年前三季度,台州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371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8%,連續多年保持8%以上的增長速度,平均每4人就擁有一輛汽車。生活富足,民富程度高,是台州留給外人的印象,也增亮了這座城市幸福的底色。

  抓重點破難點通堵點,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近日,家住台州臨海的劉女士因轉行做其他生意,來到該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注冊窗口,一並注銷了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証。

  “以前,辦理營業執照和許可証注銷要跑兩個窗口,申請表要填兩次,時間要花上兩三天。現在,‘合二為一’了,辦事方便很多。”劉女士感嘆。

  台州經濟發軔於民、藏富於民,是讓老百姓創業致富的“富民經濟”。近年來,台州抓重點、破難點、通堵點,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數字化改革,持續打造智慧高效的政務環境,實現了從“群眾跑”向“數據跑”的轉變。目前,253項省定民生事項實現100%全市域通辦,並與上海、江蘇、四川、安徽等18個省份105個地區建立“跨省通辦”,實現長江經濟帶省(市)全覆蓋(共67個地區)。

  “來台州創業,是幸福的!”台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費杰說。2017年,該團隊帶著新型化學發光試劑研發和激光無痛採血研發兩個項目來到台州,扎根台州,一干就是4年多。如今,企業一步步發展壯大並躋身行業前列,離不開台州優越的營商環境,離不開當地政府部門無微不至的關懷。

  據統計,截至目前,台州各類市場主體達73萬余戶,佔比高達99.5%的民營市場主體,吸納了90%以上的就業人口,創造了92%的稅收,貢獻了78%的GDP﹔平均每9個台州人中就有1位是“老板”。

  聚焦“擴中提低”改革,構建橄欖形社會

  不久前,某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對技術工人等級進行了評定測試。經過零部件組裝等環節考核,王杰等3位工人晉升技術管理崗,並拿到了10萬元股權。王杰算了一筆賬,2022年他能拿到2萬元股權分紅,再加上崗位津貼,年收入將增加兩成多。

  據台州市人社部門統計,像該公司這樣的制造企業,台州共有7.5萬家,技術工人達124萬人,佔台州總人口數的兩成。而此前,80%以上技術工人年收入不到10萬元。如何及時有效提高這類人群的收入?

  今年初以來,台州積極探索共同富裕“九富”路徑,千方百計辦好民生實事,率先推出“擴中提低”改革,出台政策引導企業優化技工薪酬結構。技工人數越多、待遇越高的企業,不僅在用地、用能等領域獲更多支持,還能優先享受設備補助、稅收等惠企政策。同時,建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最低工資標准調整機制,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安排,加快建設橄欖形社會。

  “幸福台州,就是要讓每個人充分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讓每個人感受到城市的溫暖。”台州市共富辦有關負責人表示。

  眼下,台州中等收入家庭佔比已突破50%,區域級差為1.6,排名全國前列。前不久,經濟學者羅天昊發布《中國十大共富城市》研究課題,台州排名中國十大共富城市第三位,被評價為“是一個富裕且相對均衡的城市,真正實現了城富民強”。

(責編:葉賓得、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