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台州蓬街:建好基層單元“網格” 讓人民群眾幸福“滿格”

徐蒙
2022年07月04日11:11 | 來源:愛路橋APP
小字號

  “我本來擺攤賣點小吃維持生活,但被說影響市容不讓擺了,希望有一個地方讓我們擺攤,不被城管趕走。”日前,台州路橋區蓬街鎮人大代表聯絡站收到了一條群眾的掃碼建議。隨著該問題在系統后台的顯示和流轉,標志著蓬街鎮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應用場景在台州全市率先上線試行。截至目前,已收到環境衛生、科教文衛、城市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建議42條,都已流轉到對應職能部門進行交辦。

  該應用場景以“一艙一碼五大應用”為主要架構,在功能上實現了縱向與省市區人大上下聯動、橫向與政府民生實事、督政議事、民意處理等應用模塊的貫通,是基層人大代表聯絡站運行的“數字中心”。

  “我就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掃描了蓬街鎮代表聯絡站裡的人大代表羅華法的二維碼,將困擾了我多日的煩惱,提交了上去。沒曾想,我竟收到了代表的‘回信’——建議政府劃定攤販經營區域設立疏導點,對攤販進行備案登記。”應先生說,作為一名普通村民,看到自己的意見被採納,感受到了人大代表對群眾意見建議的重視。

  近期,蓬街人大代表聯絡站裡,10多位群眾與蓬街鎮人大主席梁嘯、人大代表們一起,就流動攤販影響市容市貌問題如何化解,進行了民主協商。

  “接下來鎮政府將著眼環境衛生管理、食品安全管理與群眾需求的調和點,打造文明疏導點,引導流動商販入室入場入點經營,同時對疏導點的設置和日常管理進行規范,加大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蓬街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羅威的一席話,讓代表履職的信心更足了。

  今年5月,蓬街鎮代表聯絡站被確定為浙江全省首批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培育對象。作為最基層的人大組織,該如何促進區、鎮人大代表履職,更好地汲取民意,為民辦事,發揮好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作用?蓬街鎮人大一直在探索和實踐著……蓬街鎮代表聯絡站在人流量大的蓬街鎮高新東路臨街落成,就探索開展夜間接訪新模式,做到日間接訪與夜間接訪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線下訪”與“線上聯”相結合,確保代表聯系群眾“全天候”。

  “衛生院門前的路車子開不進來,送老人來看病真的太不方便了!”

  “衛生院門前的道路到底何時能加寬?短短幾百米,高峰期要開15分鐘!”

  ……

  去年年底,基層單元平台上有多名群眾反映蓬街鎮衛生院門前道路建設問題。

  群眾的呼聲期盼就是代表行動的方向,相關問題和建議在基層單元平台內進行了快速流轉和移交辦理。

  安裝路燈、畫人行道標識、鋪設綠化帶……最近,衛生院門前的振蓬東路正式投入使用。“衛生院移過來后,一開始在這裡造了一條12米寬的路,但是由於來醫院的老百姓太多了,路兩旁都停滿了電瓶車,車子根本開不進來,連行走也有問題。現在道路增設至24米寬,群眾看病就方便了。”家住衛生院附近的村民應金法就是一步一步看著路從無到有、從窄到寬的見証者。

  “蓬街常住人口有10萬,衛生院的日接待量就達到4000多人,道路出行問題,也是我一直在跟進的事。路拓寬后,衛生院裡第一時間就配備了救護車。現在,我們正在跟區交通部門對接公交線路事宜,建議增設一個公交站,方便病友出行。”蓬街鎮衛生院院長朱賢呈同時也是路橋區人大代表,近幾天,他將群眾反映的公交線路問題,形成了一個建議,並通過基層單元平台流轉給政府部門,通過發揮代表聯絡站作用為群眾“代言”。

  據了解,路橋區人大以蓬街鎮為試點,聚焦“基層單元”建設推動代表聯絡站迭代升級,重點在硬件建設、數字賦能、活動內容、整合貫通、組織保障等方面予以規范,特別是緊盯群眾意見“全鏈條”處理,探索健全意見收集辦理、反饋評價、綜合分析、交辦督辦、辦理反饋的工作閉環,迄今已經發揮了一定的功效。

  “有什麼問題建議你可以到基層單元來,我們會認真記錄並交辦有關部門,進行跟蹤協調。”這是梁嘯接訪時常說的話。“蓬街代表聯絡站作為路橋區11個基層單元的其中一個‘網格’,建好用好這個‘網格’,蓬街人民才能幸福‘滿格’。接下去,我們將按照全省基層單元推進要求,立足蓬街實際,因地制宜、因站施策,兼顧共性要求和個性特色,深化基層單元‘建管用融’,讓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數字化應用場景在基層落地生根。”梁嘯說。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