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蒼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讓“浙風十禮”蔚然成風

為積極推進“浙江有禮”省域文明新實踐,從實際行動中踐行“十禮”,近日,溫州市蒼南縣志願服務總隊與該縣橋墩鎮新時代文明實踐隊,在橋墩鎮橋溪村文化禮堂聯合開展“童言童語話鄉賢”系列活動。
親有禮
在講解員的導引下,青少年們來到橋溪鄉村記憶館,欣賞由中國美術教育研究會會員、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和音樂家協會會員姜玉銘制作的浮雕作品《黃檀木不知春》《蕉葉為席》《筑牆御虎》。隨后,講解員形象生動地講述了關於鄉賢鄭世純奶奶的《黃氏燒茶》故事,鼓勵人民謹記她為路人燒了一輩子茶的善舉。
點色剪紙作為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是一項彌足珍貴的民間非遺技藝。為了讓非遺手藝能得到傳承和發揚,在“春泥”活動室裡,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非遺點色剪紙課程。非遺傳承人溫懷炎首先介紹了點色剪紙的起源、種類、剪紙的工具,並重點講解剪紙的操作方法。青少年們隨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張張普通的宣紙,剪成了栩栩如生地窗花,享受著成功的喜悅。
信有禮
鄉賢是在家鄉有威望,為鄉人推崇敬重的人,積極引導“鄉賢”群體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作用,既是歷史傳承也是時代發展的需求。現場,講解員講述了橋溪村鄉賢鄭世純、林允華的創業事跡,加深了青少年們對鄉賢的認識,也從中感受到鄉賢文化與鄉賢精神。
儀有禮
自“三伏天”以來,為進一步普及防暑知識,橋墩鎮掃黃打非辦通過防暑秘籍“全解讀”方式開展“節氣話文明·大暑”親子教育宣講課堂進文化禮堂活動,為青少年講解大暑節氣的由來、民間習俗等相關知識,以此加深對傳統節氣的認識,進一步激發家庭探索民俗文化的興趣。
學有禮
在書畫室內,橋溪村駐村干部林越正在進行毛筆書寫“家風家訓”。在老師的帶領下,青少年們一筆一劃,像模像樣地在宣紙上書寫著,體會到文字的魅力,養成細致、專注的品質。
在“春泥”活動室裡,“全民閱讀·書香橋溪”暑期悅讀活動正在進行,營造出良好的讀書氛圍。在志願者和家長帶領下,青少年們在閱讀室裡挑選心儀的書籍一起閱讀。隨后,青少年們相互交流並分享讀書心得,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書友”,也在閱讀中涵養了文明新風,在文明實踐中培養了閱讀習慣。
敬有禮
青少年們通過朗誦經典作品《中華少年》,從經典作品中感悟革命先輩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愛國情懷,也在心中種下一顆紅色種子,讓紅色基因歷久彌新、永放光芒,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
整場活動,青少年們有序參觀,仔細聆聽,不僅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踐行了“樂有禮”理念,讓“浙風十禮”蔚然成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