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中秋假期江蘇約758.99萬人次出游 消費品市場加快恢復

2022年09月13日09:26 |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小字號

  中秋假日期間江蘇全省約758.99萬人次出游,旅游消費總額達28.58億元﹔消費品市場加快恢復態勢明顯,全省重點商貿流通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約39.4億元、同比增長2.3%。同時,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拜月儀式、游園會、中秋燈會、水上巡游等,將中秋氛圍拉滿。

  江蘇消費品市場加速恢復 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長2.3%

  中秋小長假期間,江蘇消費品市場加快恢復態勢明顯。據江蘇省商務廳對重點商貿流通企業監測和初步統計,9月10日至12日全省重點商貿流通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約39.4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零售業銷售額28.7億元、同比下降2.1%,餐飲業營業額0.7億元、同比增長11%。

  在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基礎上,中秋小長假期間,“蘇新消費”主題促進活動進入高潮,電商直播節持續發力,全省各地500余場“一市一主題”活動豐富多彩,持續提振消費市場活力。南京持續推進“2022南京國際消費節”,該市重點監測的商貿流通企業實現銷售額5.4億元、同比增長11%,客流量257.3萬人次、同比增長12.7%﹔蘇州打造“夜zui蘇州”夜經濟品牌,推出超15億元購車優惠,觀前商圈累計人流量14.5萬人次、同比增長35.5%﹔南通開展“尋味南通”餐飲促消費活動,持續營造濃厚氛圍﹔揚州開展“發現寶藏”精品好物展銷節,發放660萬元汽車惠民券,重點監測商貿流通企業實現銷售額1.3億元、同比增長10%。

  小長假期間,在“蘇新消費”綠色節能家電專項促消費活動拉動下,累計銷售額達2.1億元,發放政府補貼金額2100萬元,促進全省13市家電業務全口徑銷售金額4.6億元、同比增長48%,惠及逾15萬消費者。前期受疫情壓抑的餐飲消費掀起小高潮,婚宴喜酒、家庭團聚、特色餐飲、農家樂成為中秋餐飲市場主旋律。節日期間南京市重點監測的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同比增長9%,客流量262萬人次、同比增長140.1%。

  江蘇文旅市場消費超28億元 短途游成主流

  據江蘇智慧文旅平台監測,中秋節期間全省納入監測的A級景區和鄉村旅游點共接待游客758.99萬人次,旅游消費總額達28.58億元,按可比口徑分別達2021年同期的82.22%和72.34%,較今年端午節假期恢復程度分別上漲27.69和25.74個百分點。其中,A級景區共接待游客總量達531.30萬人次,游客消費達21.51億元,按可比口徑分別達2021年同期的95.64%和80.57%。

  9月12日,同程旅行發布《2022中秋假期旅行消費復盤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中秋的游客出行半徑較暑期有所縮短,短途游、微度假成為人們中秋旅游出行的主流。在景區類型的選擇上,自然風光類景區是人們的首選,山岳或者湖畔海濱則是人們賞月的熱門選擇。數據顯示,中秋期間,人文古跡類景區的旅游熱度環比上漲154%,古鎮園林類景區旅游熱度環比上漲166%,這兩類景區與文化旅游相關性更強,其豐富的文化旅游活動為景區賺了一波熱度。

  夜游也成為很多地方的主打。僅中秋小長假首日,南京夫子廟核心景區、老門東和玄武湖景區晚間接待量按可比口徑分別達去年同期164.9%、208.84%、296.2%。

  假期期間,江蘇全省文博場館熱度不減,南京博物院“晉國展”、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大運河》百米長卷刻紙展、蘇州吳中吳文化博物館“伊特魯裡亞人——古代意大利的貴族”等熱門展覽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往打卡觀展。

  交通運輸運行總體有序 高速日均出口總流量221.26萬輛

  9月10日至12日,中秋小長假江蘇交通運輸運行總體平穩,未出現長時間、大范圍交通擁堵情況,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等級交通運輸事故。受近期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等因素影響,公眾出行基本以省內短途為主,交通流量同比出現下降。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統計,中秋小長假期間全省高速公路日均出口總流量221.26萬輛,同比下降12.43%,較高速公路8月日均出口流量增長10.48%。客車流量日均187.24萬輛,貨車流量日均34.02萬輛。峰值流量出現在假期前一天9月9日,達271.17萬輛。假期前一日,由南往北、由東往西方向車流量較大,假期最后一日下午起,路網局部區域返程客流集聚,由北往南、由西往東方向流量增長較快。

  10日至12日,全省公路水路共發送旅客約23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1.4%。

  中秋假期長三角鐵路發送旅客約700萬人次。長三角鐵路客流以探親、旅游及短途通勤為主,呈現頭尾時段客流出行集中等情況。9日至12日,鐵路南京站發送旅客約70萬人次。

  來源:綜合新華日報、揚子晚報、江蘇廣電總台

(責編:孫鵬、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浙江象山:綠色網箱助推生態富民
  人民網寧波9月8日電 (孫鵬)日前,在浙江省象山縣黃避岙鄉高泥村西滬港網箱養殖區域,一方方橙黃色的養殖設施有序排列在蔚藍的海面上,成為斑斕海岸線一道亮麗的風景。改造投用這種高科技配置的環保新型網箱,是今年高泥村打造“未來鄉村”的標志性場景之一。 據悉,這種24×24米的新型網箱用的是環保復合型新材料,最大能抵抗12級台風,不僅提高了養殖效益,魚苗成活率提升近30%,生產效益從600元/平方米提高至1000元/平方米,還改善了養殖戶的海上居住條件,其房間從原來的“單間”擴充為兩室兩廳,面積超過80平方米。…
急難愁盼︱偏遠山村水利設施損壞 一條留言助力解決農作物灌溉難題
  近日,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網友鄭先生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了自己所在村大溪邊鄉大橋頭村西塘自然村水利設施損壞、農作物無法灌溉的問題。 “開化縣大溪邊鄉大橋頭村西塘自然村水利設施損壞和水渠至今無人保養……”鄭先生表示,今年旱災特別嚴重,村裡的老百姓都在積極抗旱,“這次我回家也幫助父親抗旱,看到田野裡的農作物缺水非常嚴重,如果再不積極自救,那今年損失比較嚴重……” 同時,鄭先生在留言中提到,在自救過程中,他發現村裡很多水利設施損壞無法使用,這讓老百姓辛苦種起來的農作物無法灌溉,“希望鄉村干部幫助老百姓抗旱救災。” 點擊查看留言及回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