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平陽鰲江:打造溫州大都市區副中心先發地

如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共富新篇章?12月9日上午,在溫州平陽鰲江鎮舉行的“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鰲江共富新篇章,奮力打造溫州大都市區副中心先發地”專題新聞發布會上,鰲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近年來,鰲江鎮始終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信心決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實現了鰲江發展歷程中一次次的跨越,贏得了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點、國家衛生鎮、省級文明鎮、省級文化強鎮等一系列榮譽,2020、2021年省級小城市培育試點考核連年獲評優秀。
據了解,今年以來,在平陽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鰲江鎮錨定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鎮域樣板、建設溫州大都市區副中心先發地的奮斗目標,堅定信心、匯聚合力、奮進爭先,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預計2022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將增長5%左右。截至10月底,鰲江鎮財政稅收收入13.5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65.96億元、同比增長15.73%﹔城鎮、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74078元、65822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2.6%和18.1%﹔有力實現新冠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戰贏”。
產業為基,“一心一意”謀發展
聚力“工業強鎮”建設。今年,鰲江加速推進一批工業項目建設。深入實施高耗低效企業整治行動,完成企業整治21家,騰出能耗1162噸標准煤、用地114.4畝。持續開展“萬人進萬企”活動,組織工業企業相關負責人考察學習,交流企業生產管理經驗。1至10月份,完成規上工業產值102.6億元、同比增長11.2%﹔完成制造業投資6.4億元,同比增長70.6%。
聚勢“商貿重鎮”建設。提速推進一批項目落地,以及一批項目“退三優三”,聯動國際新城高端商貿業態布局,順利招引5家服務型企業、1家總部經濟型企業入駐鰲江國際新城,同步完成5家金融機構、3家中化旗下企業以及8家金茂戰略企業意向招引﹔鰲江現代金融創新發展區獲批全市唯一省級現代金融創新發展區。1至10月份,完成進出口總額15.43億元,同比增長16.3%﹔限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2億元,同比增長33.7%﹔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3.45億元,同比增長15.4%﹔其中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4817萬元,同比增長68.9%。
聚智“創新大鎮”建設。堅持“創新首位”戰略,依托梯次培育機制體系,匠心布局企業研發機構,積極打造結構合理的創新型企業集群。1至10月,完成規上工業研發經費2.06億元,工業技改投資5.69億元,同比增長61.6%﹔累計申報國家高新科技企業13家,新增科技型企業32家。完成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28.8億元,同比增長18.7%﹔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4億元,同比增長12.5%﹔新產品產值42.9億元,增速40.5%。
發展為要,“一鼓作氣”攻項目
城市建設再鼓新干勁。今年以來,鰲江鎮持續推進“大建大美”項目建設,“一巔一門”中的西塘未來社區鄰裡中心建成開放﹔鰲江國際新城的黃公望公園二期、城市展廳西館建設完成,豐茂裡、文化館、體育館等12個、總投超30億元的公建配套項目於6月份集中開工,239米超高層項目在鰲江畔開工建設,城市首位度穩步攀升。緊抓安置提速,全力推進旺廠村安置房項目等23個新建、續建項目,累計完成投資額7.23億元,平河、塘下、下洋埠新橋村等6個安置房項目竣工驗收﹔加快建設興鰲西路延伸段等5條、總投資4億元的交通市政道路,今年截至10月,累計完成交通投資額4.94億元。
招商引資再掀新熱潮。大力開展“雙招雙引”,招商專班長期駐點上海,領導干部錨定招引目標,多次率隊赴上海、福州、寧波、河南等地開展招商考察活動,成功招引總投資約38億元產業項目,2個億元以上產業項目開工入統。截至10月,總部回歸企業實繳稅收1.7億元,完成率115%。
國有資產煥發新生機。緊盯國有資產運營管理,成立鰲江鎮財政運行領導小組,組建十大專班,分別與一批“央字頭”企業聯合成立合資公司,堅持“開源節流”、深挖項目潛力,持續發展壯大國資平台。目前,全國首個“碳惠共富”項目——鰲江60兆瓦地面集中式光伏項目正式落地塘川社區塘村村﹔建筑渣土整治項目即將落戶梅溪社區清橋村,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得益彰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共富為核,“一抓到底”補短板
基礎設施補短板。全面推進總投資1.4億元、包含30個子項目的鰲江“曦攬梅鄉”未來鄉村項目,完成進度超95%,梅源社區研學教育基地提升工程、紅景天日間照料中心、智慧公廁等20個項目建成投用,書閣鄰裡中心、智慧健康站等10個項目預計年內全部完工。堅持守牢耕地護好紅線,完成非糧化土地整治195.59畝,12個“旱改水”質量提升項目、6個墾造耕地項目完成驗收,新增水田面積352畝和耕地面積129畝。高質量推進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加碼建設“四好農村路”,完成建設裡程11公裡。
美麗鄉村拉長板。以“共享社·幸福裡”創建為載體,深入實施嶺根村等18個黨建引領項目建設,持續開展“五水共治”工作,縱深推進縣2022年新增百萬畝國土綠化行動,完成河道亂點整改1400余處,綠化造林約850畝,不斷厚植生態環境底色。
集體經濟強新板。滾動實施17個、總投資10.29億元的村集體經濟項目建設,永和村農家樂垂釣基地、錢倉村農貿市場等10個項目完成竣工驗收,不斷奏響壯大村集體經濟新樂章。截至10月,完成村經濟項目投資6.63億元﹔村集體經濟總收入2億元、經營性收入超1億元﹔總收入30萬元以上且經營性收入14萬元以上村社數量達80個,排名全縣第一。
民生為本,“一以貫之”增福祉
防疫形勢始終平穩有序。堅持“快、嚴、實”三字要訣,快速精准阻擊殲滅涉鰲疫情,持續守牢蕭江、騰蛟、龍港等縣內外疫情輸入防線﹔扎實做好核酸檢測、疫苗接種,不斷優化核酸採樣點布局,全域構建“15+20便民服務圈”,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3周歲以上人員全程接種21.2萬人、加強接種13.7萬人,筑牢免疫長城。
民生福祉持續增優提質。大力推進“十區十園”教育惠民工程,開工建設藕蓮、站前、古鰲頭、塘川等四所公辦幼兒園,錢倉幼兒園、墨城幼兒園等四所民轉公幼兒園開園教學﹔探索推進集團化辦學模式,一批學校部分結頂。緊盯醫療康養服務,實施衛生院(室)改造提升工程和梅源智慧健康站項目,完成鳳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改造提升,厚垟村入選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名單,成功創成省級健康鎮。錨定精神文化坐標,正式落成雕塑“天下第一鰲”,建成投用黃公望公園、黃隆泰主題鄉村博物館、史伯璇文化廣場等文化陣地,火熱開展“千年文脈看鰲江”全國攝影作品征集活動,獲評市級“攝影小鎮”稱號,鰲江鎮綜合文化站入選全國先進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千年古鎮韻味更加悠長。
改革創新賦能基層治理。持續推進“雲上鰲江”整體智治平台迭代升級,完成黨建統領等4大模塊調整、全面摸清基層治理底數。先行探索“中心鎮”,充分賦權“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構建“1+5+4+1”綜合執法運行體系,完成14個場景清單梳理、縣“1+8”隊伍融合和運行體系建立,初步形成指揮體系順暢、運轉機制明確、一線執法有力的“大綜合一體化”新格局,基本實現“鄉鎮一支隊伍管執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