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紹興方志文化金名片
紹興市獲批全國方志文化宣教基地建設試點

日前,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發文,同意將紹興市地方志編纂室和越城區史志研究室(市區共建模式)確定為全國方志文化宣教基地建設試點。這為紹興市挖掘方志富礦,更好地傳承越地文脈奠定了堅實基礎。
紹興是方志之鄉,修志歷史源遠流長。東漢會稽人所著《越絕書》,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志書之一。歷史上名志佳作迭出,僅《浙江方志考》記載,紹興有涉及會稽郡史志9種,紹興府縣志(僅今紹興所轄縣市)89種。其中府(郡、州)級志書現存7部﹔府屬各縣(不含蕭山、余姚)志書現存37部。此外還有數量不少的山水名勝志、鄉鎮志。其中六朝《山居賦》、南宋會稽二志和《剡錄》、明萬歷《紹興府志》被方志界推崇為佳志、名志,為世人所矚目。歷史上,紹興出現過諸多方志名家,特別是清代的章學誠,被公認為方志學理論的奠基人,為中國近代方志學的成形作出了杰出貢獻。
近年來,紹興市大力推動方志研究,成果豐碩、體系完備。自20世紀80年代始,首輪《紹興市志》榮獲全國一等獎,幾部縣志也都走在全國前列。《紹興市志(1979-2010)》2018年面世,至2020年,紹興各區、縣(市)實現二輪修志全面完成、年鑒全面覆蓋,完成“兩全目標”。以200余部古今志書為核心的紹興方志方陣正在不斷壯大中。同時,紹興市還匯集全市地方志黨史著作58部、5000余萬字,開發“掌上紹興史志”應用場景,實現全市方志珍藏文獻一站檢索、一屏通閱。
建設方志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是創新完善方志文化宣傳教育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的重要舉措。紹興市委黨史研究室有關人士表示,紹興市將以全國方志文化宣教基地建設試點為契機,加緊建設紹興市方志館、章學誠方志館、越城區方志館等。同時,鞏固提升現有場館展陳水平,不斷豐富拓展活動形式和內容,充分發揮基地作用和功能,最終實現市本級及各區、縣(市)方志館全覆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