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碼”當先 不負眾“望”
杭州市望江街道創新打造屋聯碼“尋點”工作體系

“望江門外菜擔兒”是老杭州的記憶。如今的望江,借迎亞運的契機,“微改造、精提升”讓區域面貌和民生品質發生了喜人變化。新城建設,如何在社會治理中尋難點、找堵點、破痛點?杭州市上城區望江街道交出新答卷。
在望江街道,每個地址、每個樓幢都有獨屬於自己的“身份証”——每幢樓的專屬二維碼,也被稱為屋聯碼。依托該二維碼,樓棟有了包含“籍貫”(人、房、事等信息)、“信息”(周邊各類生活配套資訊)、“病情”(巡街掃樓過程的實時記錄)的“數字體檢單”,街道通過預警分析、科學研判,開出“處方單”。
據悉,屋聯碼是望江街道在“智慧雲社區·民情E點通”App基礎上迭代升級“數字化賦能社會治理”的全新探索。街道對轄區建筑物包括社區、樓幢、戶室、街面門店、寫字樓等進行統一地址管理,同時依托網格員走訪巡查工作,賦以人、房、企標准身份編碼,將全域要素納格上圖,形成工作全量信息視圖,壓實走訪任務,夯實數據底座。
在屋聯碼基礎上,望江街道重新整合現有治理手段,打造“尋點”工作體系,包含“3端共享、3支隊伍、4大領域”,全面提升該街道數智治理水平和基層治理水平,為街道營商環境和人居環境雙提升決策提供數據參考和風險提示。其中,“3端共享”分別為居民生活資訊獲取端、工作人員信息積累移動端、街道后台問題處置研判端﹔“3支隊伍”即“1+3+N”網格員、執法員、為企服務員﹔“4大領域”即為企服務、網格智治、民生福祉、平安法治四大服務領域。
賦碼尋跡 三色管理
望江街道以后台“三色”管理機制實時掌握人口、房屋數據,綠色代表半年內已更新,黃色代表半年內未更新,紅色為未更新。同時對房屋進行風險隱患等級研判,分色分類實施管理、監測,既為社區減負,又做到精准掌控。
為提升快速響應處置能力和水平,實現預警信息及時發布,街道還進一步加強網格治理質態綜合評估。網格員每月底依托屋聯碼“尋點”工作法數據倉數據,統計分析后形成網格月度研判報告,並一鍵傳送至街道級管理中心。綜合信息指揮室將各網格研判分析成果與數據進行二次綜合分析,為綜合管控和源頭治理提供有力支撐。
處置留痕 聚點成面
依托該體系,可精准定位各類隱患、預警的具體地址,以便相關人員到現場掃碼反饋,街道級處置中心及時跟蹤處置情況,處置完畢后,當事人可掃碼對處置人員進行打分,確保高效、准確、閉環處置網格內的各種突發事件。不僅實現實時處置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追蹤、復盤管理,為“小腦+手腳”基層治理模式打開新篇章,還督促基層治理隊伍嚴格規范網格管理及巡查工作,提升基層治理隊伍工作效能。
督查復盤 閉環治理
為做實問題解決“后半篇文章”,確保問題整改后的舉一反三,望江街道紀工委監察辦也將通過對網格智治平台“尋點”,開展數字化監督,對網格員履職情況實時“尋點”,從源頭上杜絕虛報瞞報、工作不具體落實,防止“文字整改”代替“腳步丈量”,確保問題處置全過程在陽光下進行。
有了“尋點”的支撐,對於易發高發問題、疑難雜症,街道紀工委通過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台,橫向連通基層治理“四個平台”,在線督辦、限時整改,鼓勵群眾參與監督,並根據發現的問題難易程度劃分等次,亮燈挂牌督辦。通過“尋點”督促具體落實,進一步增強監督在基層治理中的效能,實現問題一鍵通達、過程可追蹤、結果可查詢,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尋”問題,更是為了“尋”方法。在基層治理新征程上,望江街道以示范“點”為目標,持續前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