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兩條直飛歐美貨運航線接連開通 全球物流巨頭為何選擇杭州

張帆、朱建美、施東杰
2023年04月07日15:37 | 來源:浙江日報
小字號

馬士基,全球物流巨頭、集裝箱海運“一哥”。4月6日上午,它卻“飛”到沒有海的浙江杭州,聯手浙江省機場集團,舉行馬士基貨運航空開航儀式。

當天上午9時13分,一架波音767-300貨機從丹麥第二大機場比隆機場飛抵杭州,將裝上23噸化妝品、小家電、汽車零部件等貨物,當天中午再次飛往丹麥,並將在比隆機場中轉,分發至歐洲各地。

3月就已試運行的杭州—比隆航線是杭州機場2023年開通的首條全貨機航線,也是杭州飛往丹麥的首條全貨機航線。

就在兩天前的4月4日,同為馬士基貨運航空執飛的杭州—芝加哥貨運定期航線開通。

看好杭州樞紐

短短兩個月連續開通兩條杭州直飛歐美的貨運航線,這對杭州機場和馬士基來說動作不算小。杭州成為馬士基目前在中國投入運力最大的航點,杭州機場也成為馬士基首次在中國投入定期貨班的機場。

馬士基貨運航空公司2022年4月才成立,雖然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馬士基集團是全球航運物流業界的巨頭、世界五百強企業,具備強大的貨源組織網絡和地面分撥配送網絡,馬士基貨運航空作為其全資子公司,自然可以方便地利用這些現有網絡。

而杭州乃至浙江的機場網絡又恰好符合起步中的馬士基貨運航空發展設想。地處長三角核心圈,杭州既有豐富的貨源,也是歐美進口貨物集中消費地,且交通轉運方便。

馬士基大中華區總裁吳冰青說,浙江經濟活躍,貨源豐富,適合馬士基航空物流鏈的打造,而杭州機場作為區域樞紐機場,優勢明顯,口岸、貨站及配套運輸網絡配套齊全,還有省、市政府大力支持,“看好杭州,所以我們選擇杭州。”

試運行及開通初期的杭州倉位預訂情況,也印証了吳冰青的判斷。“近幾班杭州到芝加哥、比隆的貨班,基本都滿了。”吳冰青說。

據介紹,開航初期,杭州往返比隆航線班次為每周三班,馬士基已計劃在第三季度進一步增加班次﹔杭州往返芝加哥航線每周兩班,並將根據后續市場情況調整班次。

當然,萬事開頭難。當天從杭州去比隆的航班裝滿了貨,但飛機從比隆來杭州時卻是空的。業內人士介紹,貨運航線、供應鏈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境外來杭貨源及供應鏈的培育,除了依托馬士基的網絡外,還要更多進口商、供應商的加盟。

和巨頭一起成長

引進馬士基、開通洲際新航線,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項具體舉措。

浙江省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民航強省發展戰略,該集團正加快推動航空物流高地建設,2023年初新設了浙江空港物流公司,立足打造航空物流大型綜合服務商和綜合運行平台的戰略目標,為雙循環發展和民航強省提供新動能與活力,並率先取得航線開拓的重大突破。

恰好,近年來,馬士基也看好航空貨運。馬士基相關人士表示,航空貨運是全球供應鏈靈活性和敏捷性的關鍵推動因素,可以幫助托運人應對供應鏈挑戰,並為高價值貨物提供多樣的運輸選擇。為此,馬士基成立貨運航空公司,以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同時提高馬士基在全球航空貨運市場的地位。

浙江省機場集團和杭州機場方面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動向,積極和馬士基協商,創造條件,迎接馬士基落戶杭州機場。

據介紹,為提升杭州機場國際航空貨運的能力、推動臨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杭州機場東國際貨站正在按2023年6月投運的目標積極推進。該項目佔地面積177.4畝、建筑面積15.7萬平方米,是國內首個“多層結構+智能化”的機場國際貨站,集功能綜合、業態綜合、運營綜合於一體,年國際貨運處理能力達60萬噸。此外,百萬噸級國際、國內貨運處理能力的提升項目,也已在規劃中。

而杭州機場較為充足的貨運能力儲備,也是其能吸引世界物流巨頭一起成長的原因之一。

“越繁忙的機場,它擁堵的可能性就越大。”吳冰青說,擴建后的杭州機場,口岸配套較為完善,具備航線發展空間,能減少或避免擁堵﹔同時離寧波舟山港、上海等樞紐又近,公鐵水齊全,為未來航空供應鏈的打造提供了更多可控性。

相關人士說,攜手馬士基一起發展,還能更好地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業內人士評價,新航線進一步提升了杭州機場通達歐美的貨運中轉集散能力,實現浙江乃至華東地區與美國東海岸全球兩大制造業、商業中心及北歐地區的航空貨運高密度聯網,助力推動浙江自貿區杭州片區建設和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推動“一號開放工程”走深走實。

浙江空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榮介紹,目前,浙江的航空物流大都是從周邊各大口岸進出的,需要中轉,成本高。浙江直飛的洲際貨運航線增加后,可以減少中轉陸運、起降費用,至少減少兩三成物流成本,更節省時間,助力浙江經濟和世界經濟更快更好地交流發展,營造更優的投資環境。

(責編:艾宇韜、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