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活一天就要为老百姓服务一天”

21年累计奔走3万里!九旬党员坚持为留守老人义务理发

2021年12月28日10:10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有人说:“一大把年纪了,不好好享清福,折腾这些做什么?”他回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入党时立下的誓言!”

  他曾穿梭于战火中,是英勇抗日的少年战士;他行走在田间地头,先后当了25年的村支书;他年近古稀又拾起剃刀,21年免费为留守老人理发……他是丽水市缙云县七里乡大园村周坎头自然村党员陶岳贵。21年来,他步行了3万里,补贴了上万元,用勤劳的双手续写了生动的义务理发篇章。

老党员陶岳贵。缙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六旬老人“学理发”

  20多年前,陶岳贵在路边遇到一位老人。为了见多年未见的儿子,这位老人特地赶到镇上理发,然而,没有一家理发店愿意为这位头发蓬乱、衣裳破旧的老人理发。陶岳贵当时就想,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何不学点理发的技术,上门为这些老人服务?”

  可是,陶岳贵当了一辈子农民,要学理发可不容易。当时他已经68岁,这么大的年纪,又有哪个师傅愿意教?在热闹喧哗的集市上,他思索片刻,当即决定自学。他到理发店门口,仔细揣摩理发师理发的程序、动作……此后的几天,他又到镇上观摩数次。接着,他拿着微薄的积蓄置办了一套理发工具,从此开始了义务理发之路。

  坚守理发“铁规矩”

  “老陶帮我们理发这么多年,从来不收我们一分钱、不吃我们一顿饭,我们这些老人都打心里感激他、敬佩他。”周坎头村一位老人感慨地说。这是老陶自己定的“铁规矩”,21年来,他践行着自己心里的承诺,从未收取任何回报。

逢年过节,老陶就特别忙。缙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十年前,他的身体还硬朗,腿脚也利索,常常去一些偏远的小山村为村民免费理发。缙云县古石村就是其中一个,它坐落在七里乡的深山里,整个村庄只有89户人家,有277名村民。平日,年轻人出门打工,老人留守。由于山高路远,年老体弱的老人一般不出门,理发都成了问题。好在老陶每隔两个月就会翻山越岭,上门为老人们义务理发。

  从周坎头村步行到古石村,一来一回,共25公里山路。为了省钱,他舍不得花钱坐车,一直走的都是山路。

  古石村的留守老人一见陶岳贵来了,都特别高兴。午饭时间,有村民拉着他去自家吃午饭,可他还是坚持自己定下的“铁规矩”:为老百姓义务理发,不吃老百姓一顿饭,不收老百姓一分钱。为此,他总是把家里带去的饼干就着茶水当中饭。

  等到下午陶岳贵终于给村里的留守老人理好发了,他来不及休息,又背着理发箱赶紧出发了,因为在那条山路上,还有另外几个村子的留守老人在等着他。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陶岳贵坚持到偏远乡村义务为老人们理发。每次,一忙就是大半天。

  近年来,随着老陶的年纪越来越大,腿脚也没以前利索了,不能再去偏远的山村为村民义务理发,只能在家附近为身边的村民继续义务理发。但最初定下的“铁规矩”,他一直坚守了21年。老陶说,给别人理发,他感到很快乐,大家满意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传承事业“暖人心”

  20多年来,陶岳贵的足迹遍及附近5个乡镇每个村庄,每年义务理发400余人次。

  陶岳贵其实并不富裕。为了省钱,他穿着解放鞋来回奔走,连车都舍不得坐,又不会骑自行车,有时一天就要走40公里,21年奔走累计达3万里。但对义务理发,他却毫不吝啬。多年来,他用坏了18个电推剪,购买其他理发工具和洗发水等,每年都要花掉1000多元。

年复一年,陶岳贵义务为老人们理发。缙云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老陶年纪大了,为了能继续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他也物色好了自己“事业”的“接班人”——缙云县大园村党员李忠林。李忠林说,他一定会将老陶的精神承传下去,将这份“事业”一直做下去。

  21年来,老陶到底为多少人义务理过发?他自己都数不清了,可四里八乡的群众心里却有一本明白账。老陶总说,他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只是做了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事。“活一天就要为老百姓服务一天!”陶岳贵正以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着一位普通党员的执着追求。(蒋依笑)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