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以数字化改革为指引 “后陈经验”历久弥新更出彩

金华武义:数字赋能构建基层智治新生态

章陈波
2022年01月05日10:50 | 来源:金华日报
小字号

  离金丽温高速公路武义出口不远处,一个现代化村庄出现在人们眼前,村口三层半的办公楼上,“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标识尤其醒目。这里是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诞生地——金华市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

  近日,记者走进后陈村党群服务中心,与白洋街道干部、村干部和村民一道,共同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畅谈数字赋能“后陈经验”升级带来的改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坚持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办事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村级组织“一肩挑”后,村级权力更加集中,农村基层治理决策不够民主、行权不够规范等风险随之而来。如何进一步深化发展“后陈经验”,使其在推动完善村级组织运行监督机制、从源头规范村级权力运行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成了一道必答题。

  “今年初以来,武义以数字化改革为指引,建设‘后陈经验’村级事务数字化工作平台,并率先在后陈村试点运行。”白洋街道纪工委书记张少聪向记者介绍,该平台聚焦村务决策运行和监督机制,实行全程在线监管、风险实时预警和数据综合分析,推动实现监督看得见、权力管得住、信息更透明、服务更高效。

  针对群众关切、反映强烈的印章使用、工程项目、民生救助等11类24个高频事项,武义在所有环节实现线上审批运行,实现权力行使数据全程留痕可追溯,村级权力全部公开。“如果是以前,村里进行采购,发票由经手人、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村党支部书记签字后就能报销。现在按照村级事务工作流程图,明确要求发票要经手人、负责项目的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签字,然后经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审核、‘第一书记’签字审批,最后由街道农经站审核通过才能付款。”后陈村第一书记吴兴勇说,如今,各项事务全流程透明公开,藏不下任何猫腻。

  为方便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监督者,平台还配套开发了“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设置“在线投诉”“印章服务”“权力清单”“公开公示”等8个模块,村民只需从钉钉或微信扫码登录,大到工程项目开支,小到买几把扫帚、几张红纸,所有村务一目了然。

  一旁的村文书汤卫平接过话茬,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务工申请的内容。“从提交申请到审核结束,整个流程清单清晰可见。”他说。

  “有了这个平台,查询村务、反映情况都特别方便。”村民陈玲芳指着手机说,村级事务事关村民的利益,通过平台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反馈,大家参与村里发展建设的积极性更高了。

  “后陈经验”村级事务数字化工作平台将各项村级小微权力拆解成最小子任务,同时明确每项子任务的牵头部门、协同部门,形成数据需求和数据来源,以数据链的形式嵌入“智治”监督。

  除了流程公开,数字赋能后的“后陈经验”还注重预警研判,“慧眼”纠偏更加精准。以往,监督往往都是针对已完成事件,存在一定的被动和滞后性。如今,通过平台实现以监督程序为主,村级事务审批环节中如果出现超时、程序不到位、数据资料不全等情况,就会产生预警,平台还会自动生成“廉情电子地图”,有效防止基层事项办理“抄近路”。截至目前,武义已发现不合规事项148次,其中发出黄色预警13次,推动12类问题整改,从源头上实现防患于未然。

  “后陈经验”村级事务数字化工作平台推动村级事务办理全流程数字化,以“清单之外无权力、系统之外无事项、系统之外无资金”为准绳,构建“村级事务流程走、所有决策会上议、所有村务掌上看、所有用权线上督”的权力约束闭环,大大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截至目前,全县各村(社)都已上线运行“后陈经验”村级事务数字化工作平台,目前共有17余万条村级事务在系统中运行,审核村集体资金2.8亿元,资金规范率为99.6%,群众点击阅读量超过10万人次。去年上半年,全县农村信访量同比下降69.5%。

  “权力受到约束,村务全面公开,群众有效监督,自我能够纠偏,这是时代赋予‘后陈经验’的新内涵。”武义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武义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数字化改革部署,不断推动“一肩挑”背景下村级组织运行监督机制出经验、出成果。

  “后陈经验”历久弥新,也必将在新时代更加出彩。如今,一幅“平安和谐”的智治图景正在武义徐徐展现。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