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杭州:帮林农种好“摇钱树” 生态产业两不误

熊艳、徐志刚、赖相燕
2022年02月11日09:20 | 来源:杭州日报
小字号

山核桃林下养殖家禽

山核桃林下种芍药

林下中草药黄精和灵芝

  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林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关键之一。

  近日,杭州市林业水利局科技人员对杭州林下经济发展情况展开全面调研,走村访户为农民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将论文写在杭州的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乡村振兴”上,帮助农民种好“摇钱树”。

  “林+药”为乡村振兴送良方

  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凤凰庙村的廖龙建是香榧种植大户,2011年起,他在杭州市林业水利局专家的帮助下种植了100多亩香榧,林下全部套种了多花黄精,眼下,在春雨的滋润下,植物开始萌动了。

  “目前每株香榧都能收青果20斤以上,价格在15/斤左右,”廖龙建说,“2015年开始在香榧林下套种黄精,9月可以挖,晒干价格在40元/斤左右,增收不少。”

  淳安县临岐镇林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说,2011年开始在山核桃林下种植山茱萸、覆盆子、前胡、黄精、重楼、三叶青等道地中药材,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确保了山核桃林地土壤品质。“不仅收获了山核桃,中药材销售也打开了市场,目前我们已经和杭州多家酒店签订了供货协议。”该负责人说。

  “林+药”模式,不仅为林农增添了经济收益,还为环境修复带来了生态效益,为乡村振兴送上了一剂良方。

  “林业创新”多点开花生态产业两不误

  “铁皮石斛目前的仿生栽培以绑在树木培养居多,少部分以悬崖峭壁培育,但危险性大。”杭州市富阳区的科研与推广人员介绍说,“我们充分利用黄公望森林公园内楠木天然林下的优越小环境,以岩石为基,将铁皮石斛辅以保湿的杉木树皮钉植在长满厚厚青苔的石头上或直接以石块压在腐殖表土上栽培,小小的技术革新,不仅让危险性减小,作业和管理也更方便,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意义。”

  大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是“素中之荤”的营养保健品。科研人员将大球盖菇栽植于竹林内,利用竹林废弃物、森林抚育产生的树枝废料等作为大球盖菇的生长基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在富阳区新登镇和洞桥镇,杭州市林水局科技人员着重调研查看了香榧套种鸢尾的新模式。“从鸢尾花中提取出来的精油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香料原料,主要用于高级化妆品和香水中。”基地负责人介绍,“鸢尾种植不担心销路问题,5年后收益可达到9万元每亩。”

  “富阳区充分依托科研院所力量,努力探索林下复合经营模式。”杭州市林水局专家说,药材、食用菌上山入林意义重大,生态产业两不误,山区林农的钱袋子也会更鼓。

  荒山变青山青山出金山

  楼塔镇是杭州市萧山区的主要山林地,大多数的林农经济仍然需要靠山吃山。

  “这里叫百药山,历史上是中草药种类比较多的山,但以前分到户后长期没人管理,也没有效益,蛮可惜的。为了让百药山‘名副其实’,2015年,我通过土地流转,把这里150亩山承包下来,对其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清理枯死木,在这片林下套种了桃子和银杏、茶叶和黄精等中药材。”杭州百药山中草药种植基地负责人俞云生说,希望通过努力,把这片荒地变成增收地,达到一亩山万元钱的效益。

  杭州正德农业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环境,在仙岩山建立了铁皮石斛种植基地160亩,以毛竹为着生床开展仿野生状态设施化培育,目前年产新鲜铁皮石斛15吨,年产值达到800万元。基地负责人沈益平感慨地说:“我们基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正是有这片绿水青山,才有了我们的这金山银山。”

  数据显示,杭州推广“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建设模式,在打造笋竹、山核桃、油茶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同时,通过高效复核经营,推广“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已达62.95万亩,实现综合产值60.27亿元,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立体“摇钱树”正在杭州林间蓬勃发展,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中发挥重要作用。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