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温州泰顺:科研人才筑牢生物多样性底盘 促进区域实现“生态共富”

2022年03月10日13:52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春之伊始,万物复苏。近日,在位于温州泰顺县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豆根、蛛网萼、浙江雪胆、泰顺杜鹃等600多株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大规模回归山野,在壮大野生植物种群的同时,也使得泰顺在不断筑牢的生物多样性“底盘”的基础上,有更足的底气,力促当地实现“生态共富”。

泰顺杜鹃。泰顺县委宣传部供图

  人才穿梭山林间,拯救濒危植物种

  时值2022年初春,由刘西(泰顺县E类人才)、仲磊(省级博士后工作站首位进站博士)等专家组成的生物多样性小分队,抢救性地收集乌岩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并分批将包括山豆根、蛛网萼、浙江雪胆、泰顺杜鹃在内的600多株原产于乌岩岭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幼苗,陆续种植在乌岩岭适合其生长的环境中。

  据悉,此次多物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回归山野活动,是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采取的大规模生物保护举措,目前100多株山豆根幼苗、500多株浙江雪胆和蛛网萼已在野外环境种植,进入科研和繁育阶段。

浙江雪胆组织苗。泰顺县委宣传部供图

  野生植物是宝贵的自然生态资源,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更具有重要经济、科研和文化价值。有关专家介绍,此次种植于乌岩岭的珍稀濒危植物,今后也将为医学研究提供宝贵的药物资源。

  院士团队首挂帅,探秘生态基因库

  泰顺有“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之称,是浙江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县域之一。

  2016年12月,泰顺建立生物多样性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郑光美院士专家团队30余人,在保护区生物资源研究、创造科研成果、发展生态旅游业和林区经济等方面深化合作。

  近年来,在郑光美院士团队的带领下,保护区内捷报频传:浙南木犀、泰顺皿果草、浙闽龙头草、陈嵘栲等植物新种陆续被发现,极度濒危物种中华穿山甲现身保护区,找到6粒“世界动物活化石”金斑喙凤蝶卵,首次探寻“消失”30多年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21年调整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的踪迹……

蛛网萼。泰顺县委宣传部供图

  同时,泰顺深化校地合作,与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动态更新动植物基因库。目前,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分别占浙江省植物种类的50%和动物种类的53%,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有14种。

  打造创新集聚地,科研成果多亮相

  为充分发挥专业科研型人才优势,让“生物资源”变成“发展基础”,2021年10月26日,泰顺建立以“生物多样性”为主攻方向的省级博士后工作站,依托“1名博士后+6名硕士”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团队,实施“站所建在泰顺、人才服务泰顺、成果发展泰顺”的精准路径,打造高端科研平台集群,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为绿色赶超赋能。

  在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生物多样性科研实验室的合力攻坚下,泰顺完成并发布生物多样性综合科考中期成果,新增动植物新记录439种,其中省级新记录18种、温州地区新记录93种。

专家在乌岩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研。泰顺县委宣传部供图

  经过科研人才的群策群力,泰顺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四个首次”:首次实现保护区全域1km×1km网格红外相机监测,首次应用高精度3D数据开展自然保护区植被区划,首次开展保护区全域翼手目专项调查,首次系统全面地开展了鱼类资源调查。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将有力促进泰顺实现“生态共富”“全域富美”。(范丽娟)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