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从用起来活起来到火起来

绍兴:文化礼堂绘精神共富最美图景

诸丹萍、赵婧赟
2022年11月09日09:46 | 来源:绍兴日报
小字号

从鉴湖之滨到剡溪之畔,从会稽山之麓到覆卮山山脚,文化春风吹拂古越大地。1535家文化礼堂在绍兴各地开花,成为聚人气、惠民心、兴文化的精神家园。

随着礼堂建设由“盆景”连成“风景”,让文化礼堂更好地“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绍兴激活文化礼堂“一池春水”,围绕农村文化丰富供给和精准送达机制改革,以数字化推动文化礼堂迭代升级,加快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建立“建、管、用、育、评、奖”工作长效机制,以品质文化重塑农村文化供需格局,激发共同富裕的精神支撑力。

用起来:集聚优化

秋冬暖阳,行走在绍兴各个文化礼堂,那些曾经的古戏台、老厂房摇身一变,已然成为农村文化的新地标。

作为村民“身有所憩、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建设只是基础,建成之后如何管理和开展活动,才是文化礼堂的根本所在。绍兴自2013年开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以来,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围绕让礼堂“用”起来,从管理制度入手,加强资源的综合集成和多跨协同,建立供需精准对接的基层文化供给新格局,打通农村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那些别具魅力、颇有黏性的文化礼堂,往往有一个热爱基层文化事业的“灵魂人物”。近年来,绍兴充分发挥礼堂管理员“领头雁”作用,通过公开招引、考核激励等多种方式,组建一支“年轻化、有活力、懂业务”的专兼职管理员队伍。今年初以来,由绍兴市委宣传部指导,各区、县(市)已累计组织礼堂管理员培训200余场次,管理员平均年龄44.5岁,同比下降5.6岁。

绍兴诸暨市次坞镇大儒村文化礼堂管理员王英,逢传统节日都会组织开展包粽子、做麦花、送月饼等活动;绍兴柯桥区齐贤街道齐贤村文化礼堂管理员徐兴祥是一位文艺能人,多年来带领“本土艺人”自导自演“周末剧场”;绍兴上虞区小越街道倪梁村文化礼堂管理员倪祖然和村干部一起精心策划书法大赛作品展、剪纸培训班、竹雕培训班等文化活动……正因为有一个又一个热心公益、热爱文体事业的管理员,文化礼堂才得以浸润群众心灵、承载精神寄托。

为了让文化礼堂用起来,绍兴还鼓励各地创新“礼堂+”机制,通过部门合力、结对聚力、名家助力等形式,拓展文化礼堂新功能,实现持续的文化浸润,让文化礼堂服务资源更充沛、活动内容更丰富,真正把“盆景”变成“风景”。如绍兴新昌县推行“去礼堂吧”服务机制,把阳光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柯桥健全“文化礼堂公益金”,专项支持基层文化礼堂开展活动。

同时绍兴还激活礼堂空余场地,开发“农创服务”“文艺培训”“乡村天团”功能,把礼堂打造成年轻人的创业空间,吸引青年创业群体、社会培训机构等到礼堂来,已开展网红营销、电商授课等活动130余场次。

活起来:形式多样

作为一个窗口式展示场所,将文化礼堂的大门打开并不难,难的是门常开、人常来。绍兴通过“文化走亲”“云上擂台”“艺术村长”等多种形式不断激发礼堂活力,打造互学互鉴、互比互促的文化体验交流平台,让老百姓天天当主角,放下筷子就想来。

日前,“强国复兴有我,奋进新征程”绍兴市农村文化礼堂文艺汇演陆续走进上虞区下管镇联新桥村文化礼堂、嵊州市黄泽镇溪南村文化礼堂、柯桥区平水镇横路村文化礼堂、诸暨市东白湖镇娄东村文化礼堂,莲花落、绍兴评话、折子戏等村民喜爱的节目纷纷上演,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观看。

通过“文艺走亲”,绍兴深化村晚等省级文化品牌活动,以“千支文艺队伍”为基础,保障各区、县每月县域间“走亲”不少于1场,县域内不少于5场,乡镇内不少于2场,全市每年走亲活动不少于1000场次,为村民们送上一场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同时还深化“我来演”机制,常态化开展乡土文化节目海选,鼓励群众参与“云上擂台”,推动文化原创作品及乡土文化人才的“造血蓄能”,真正把礼堂的内容“弄丰富、弄好玩”。绍兴还推行“E起学艺”机制,市级每年推出不少于20门课程,各区、县推出不少于15门,营造“线上抢课报名、线下拜师学艺”的文化氛围。

“尺板的笃琴弦起,今朝我唱段娘家戏呀……”每逢周五,绍兴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文化礼堂内,便会传来绍兴莲花落的优美曲调。作为坡塘村的驻村艺术家,国曲艺牡丹奖得主“白牡丹”陈祥平每周都要来村里教唱一个半小时,很受当地村民的欢迎。

近年来,不断有像陈祥平这样的艺术大咖,走进乡野田埂上的文化礼堂,让村民近距离接受艺术熏陶。这离不开绍兴鼓励和支持艺术家、规划设计师、文艺志愿者作为倡导者和带头人,以“艺术村长”等形式深度参与艺术乡建,走进文化礼堂。现已有55名艺术家驻村,着力打造“一村一景、一堂一色”文化品牌,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绍兴还鼓励各地挖掘自身特色,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目前,新昌县澄潭街道梅渚村文化礼堂的“村晚”等都已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广受关注。文化礼堂的“文化+”效应也日益显现,“文化+基层党校”“文化+宣传教育”“文化+文艺团队”等发展形式,都为文化礼堂增添了新的活力。

火起来:数字赋能

为破解部分地区“送下乡的节目群众不爱看,组织的活动村民不需要”等短板,绍兴于今年6月,推出“绍兴数智礼堂”应用。从“用”起来到“活”起来,再到“火”起来,数字变革下的一座座绍兴农村文化礼堂,正在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家园”。

“绍兴数智礼堂”应用包括“服务点单、视频点播、互动共享、互联直播”四大功能模块。群众可以自主点播电影大片、热门电视剧、戏曲名段等影视内容,还能在线预约名家演出、义诊服务、法律咨询等线下活动。插上数字化的翅膀,文化礼堂成了集文化馆、电影院、音乐馆等多元空间于一体的新时代“精神共富”阵地,群众也从单一地在礼堂看节目,向“看、点、学、演”全程参与和互动转变。

“视频点播”是“绍兴数智礼堂”应用中颇受群众欢迎的一个模块,整合收集了各类宣讲、文艺、戏曲、影视等视频资源,囊括绍兴五大剧种和五大曲种,还与某视频网站达成合作。绍兴标准化推进礼堂数字化微改造工程,配备数字大屏、投影、一体机等数智设备,打破传统的“我送你看”模式,全力打造家门口的文化馆、电影院。如柯桥区漓渚镇朱家坞村文化礼堂、中义村文化礼堂、棠棣村文化礼堂自今年10月份引入“绍兴数智礼堂”应用后,礼堂管理员时常通过“视频点播”模块,为老年人点播越剧等喜闻乐见的节目,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借助“绍兴数智礼堂”应用,绍兴还建立了“一堂演、千堂看”的文化共享机制,利用“互联直播”手段,将“名家进礼堂文艺汇演”“莲花落、平湖调专场展演”等大型活动搬上荧屏,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吴凤花、牡丹奖获得者陈祥平走进柯桥区齐贤街道齐贤村文化礼堂,300余个文化礼堂同步开展直播,让最偏僻山村的村民都能看到“想看”的文艺节目,有效解决文化服务供给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问题。目前全市有137家礼堂建有直播共享系统,已开展各类大型直播活动25场次,同步播放礼堂超1万家次,接下来所有“三下乡”活动都将纳入直播平台。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