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浙江金磐扶貧經濟開發區——

山海協作 互利共贏(“十三五”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新亮點)

人民日報記者 李中文、竇瀚洋
2021年01月08日07: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一場大雪過后,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盤峰鄉的雪凇美景引來不少游客,靈江源村民宿經營者王鳳娥更忙了。“9個房間早訂滿了。”她說,一年前在當地政府支持下,自己從售賣毛竹轉行經營民宿,收入提高兩三倍。

  “縣政府前后投入400多萬元,提升鄉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補貼農家樂業主。通過驗收的農家樂業主,可獲4萬元補助。”靈江源村村支書鮑先進說,目前村裡開辦了16家農家樂,經營都不錯。

  “十三五”以來,磐安為發展休閑旅游業累計投入7.5億元。作為經濟相對落后的山區縣,磐安財政資金何來這樣的“大手筆”?

  “磐安的做法,是在異地發展工業增加稅收,提供資金保護縣內環境,發展生態旅游等。”縣委書記王志強說。

  這塊“異地”,指的是1995年成立的金磐扶貧經濟開發區,距磐安縣城80多公裡。當年,金華在市區劃出部分區域設立金磐扶貧經濟開發區,幫扶磐安縣發展。這種異地開發方式,也被稱為“飛地”模式。此后,浙江省提出“山海協作”戰略決策,加快扶持欠發達地區發展,促進區域協調。2018年,浙江打造“山海協作”升級版,突出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推進山區綠色發展、生態富民。在這一背景下,磐安發展注入了更強動力,磐安和金華實現互利共贏。

  如今,這塊3.8平方公裡的“飛地”,可為磐安貢獻50%的工業產值,“十三五”以來累計上繳稅收30億元,佔全縣財政資金1/3以上。

  “開發區有更好的條件發展產業、管理排放、減輕污染,這為磐安全域生態保護騰出了更多空間。”王志強說,磐安平均每年為全縣3.7萬戶農戶發放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3560多萬元,還實施綠色發展財政獎補機制,根據水質、空氣質量、公益林保護等考核情況,對流域上游和重要生態功能區進行開發性補償,“十三五”以來累計投入10億余元。

  得益於好山好水,越來越多的磐安人辦民宿、發展旅游,用“好風景”換來“好錢景”。2020年前三季度,磐安共接待國內游客超千萬人次,旅游收入近百億元。

  “飛地”的營商環境也在進一步改善。近年來,磐安不斷健全扶持企業政策,讓縣工商、環保等部門入駐開發區。同時,開通網上辦事渠道,避免了企業“兩地跑”的麻煩。

  前不久,浙江鵬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把總部遷到了開發區。“從敲定地點到搬遷完成,不到兩個月。”董事長王錫銘表示,這裡不僅行政審批有效率,政府還幫忙對接浙江大學等高校,在產學研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歸屬感特別足,我們決定扎下根來。”

  金磐的“飛地”模式,還推廣到了別處。2019年8月,遼寧省葫蘆島市為幫助建昌縣脫貧,在葫蘆島經濟開發區建立“建昌脫貧攻堅飛地產業園”,並與金磐扶貧經濟開發區內的金磐數字經濟園達成戰略合作。

  “金磐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多次來指導工作,現在產業園一期已有13家企業入駐。”建昌縣委書記李智介紹,“目前項目稅收已定向分配給各鄉鎮。相信產業園能為建昌未來發展提供更多動力。”

  《人民日報》(2021年01月08日01版)

(責編:金忠耀、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