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浙江建設教育共同體,探索義務教育“鄉村弱”現象的破解之道

城鄉學校,手拉手一起走(解碼·教育均衡發展)

人民日報記者 江南
2021年04月02日08: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義務教育“鄉村弱”問題怎麼破解?在浙江,城鎮優質學校與鄉村薄弱學校結成教育共同體,通過融合型、共建型、協作型等幾種模式,將城鎮優質教育資源下沉到鄉村,激發鄉村學校內生活力。

  這不是單向的“輸血”,農村學校的特色優勢也能反哺城鎮學校,借助新技術手段,實現雙向融合、共享共用。

  下課鈴響,浙江省瑞安市新紀元實驗學校芳庄校區熱鬧起來。修葺一新的操場上,活躍著孩子們運動的身影﹔教室走廊上,學生們三五成群愉快地交談。

  “這樣的畫面,在兩年前很難想象。”這所瑞安西部山區鄉村學校的黨支部書記陳旭劍感嘆道。幾年前,芳庄鄉每學年戶籍適齡兒童有200多人,可芳庄鄉學校的生源卻一再流失,2018年招收的一年級新生隻有3人。辦學效率低、教育成本高,學校難有辦學活力。

  義務教育“鄉村弱”問題怎麼破解?經過調研論証,芳庄鄉決定把山區鄉村學校辦學交給優質學校托管。從2019學年開始,芳庄鄉學校成為瑞安市新紀元實驗學校芳庄校區。不到一個學期,辦學質量提升顯著,當年秋季招生就回升到90人。到了第二年,該校區招生人數已變成263人。

  城鄉學校“手拉手”結成義務教育共同體后,這樣喜人的變化,正在浙江各地鄉村中小學裡發生。去年年底,浙江省教育廳等四部門共同發布《關於新時代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浙江成為全國首個全省域開展城鄉教育共同體(簡稱“教共體”)建設的省份。

  強校托管弱校,辦學同步化

  在群山圍繞的衢州市柯城區七裡鄉大頭村,鹿鳴小學七裡校區是一所“小而美”的鄉村學校。校園裡立起的LED大屏上,正滾動播放“在校一日生活圈”的畫面﹔依托“數字化校園”建起的全科教室裡,七裡校區的學生可以和本部同學“雲共享”同步課堂﹔勞動實踐基地“淘源”菜地裡,蔬菜旁有二維碼,學生還能體驗網上直播賣菜。

  作為柯城區探索“一校兩區”模式的發源地,被鹿鳴小學托管14年來,七裡校區的變化巨大。2006年城區“強校”鹿鳴小學和偏遠山區的七裡小學挂鉤合並,開啟了試點改革。

  柯城區教育局副局長劉秀芬說,“一校兩區”或“一校多區”模式,是由一所城鎮學校與一兩所鄉鎮學校重組,城區“強校”來托管農村“弱校”,開展同步化辦學,校區間不僅能無障礙調配人、財、物資源,而且實行一體化考核評價機制。如今,該區已有9個這樣的融合型“教共體”。

  “教共體”內的城鄉學校,不是簡單的送教支教或結對幫扶,通過融合型、共建型、協作型等幾種建設模式,讓城鎮優質教育資源下沉到鄉村,激發鄉村學校內生活力。

  “如何破解優質教育城鄉不均衡問題,讓鄉村孩子‘讀好書’,已經成為教育發展到優質均衡新階段面臨的新問題。”浙江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副處長朱國清說,離開鄉村教育優質均衡,就不是真正的教育現代化。

  推進“教共體”建設,正是要推動城鄉學校共同發展、優質均衡,促進鄉村學校質量提升與特色化發展。截至去年年底,浙江全省所有1025所鄉村小學、271所鄉村初中已實現“教共體”受援全覆蓋。在此基礎上,浙江提出,全省域推行“教共體”建設。今年,新增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結對學校1500所。

  教師雙向流動,發展可持續

  “教共體”以強帶弱、共同發展,關鍵依靠什麼?隻有教師們願意去、留得住、教得好,才能真正推動鄉村教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現在芳庄校區的老師幾乎都是新紀元實驗學校派來的。”陳旭劍說,結成“教共體”之前,該校在編教師17人,50歲以上的就有11人。年輕教師流動過來后,新紀元實驗學校的優秀辦學經驗也流動到芳庄校區,在課程教學、德育活動、師資培養等方面都有不少改革創新。

  為了讓城鄉教師雙向流動起來,浙江省在《關於新時代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專門對推動師資流動、優化激勵機制等提出新辦法。比如,今后浙江各地可以將精簡收回和挖潛調劑出來的各類事業編制資源,統籌用於補充中小學教職工編制,並向“教共體”適當傾斜。

  中小學教師實行“縣管校聘”管理,也是一項突破。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將加強縣域內“教共體”內部師資的統籌管理、調配和交流。優先滿足“教共體”內教師的雙向交流和城鄉有序調動,優化師資結構。

  在融合型“教共體”內,教師將實行無障礙調配﹔共建型“教共體”的核心校要選派骨干教師,到每一所成員校任教﹔協作型“教共體”則根據學科要求,指派一定數量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此外,通過建立“名師工作室”,指導鄉村學校中青年教師成長﹔通過鄉村教師到共同體學校輪訓、常態化開展教師網絡研修等方式,提高鄉村教師的專業能力。

  龍游縣去年5月啟動小學“教共體”改革,目前7個“教共體”在編教職工減少了111人,減幅18.66%,中層干部減少了35人,減幅35.71%。“建立‘教共體’內部教師流動機制后,統籌安排校區教師,老師們從‘學校人’向‘教共體人’轉變。”龍游縣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方小康說,這樣有效盤活了“教共體”內的干部教師資源。

  城鄉資源互補,教學有特色

  “教共體”建設改革再往深裡走,還能在哪些方面努力?浙江一些先行探索地區的學校繼續邁步。

  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的柯城區,在“一校兩區”模式基礎上探索升級,原先由城鎮優質學校對鄉村薄弱學校的單向“輸血”,正向城鄉資源互補、雙向聯動與反哺的模式轉變。

  傳統布局的學校教室,正變為更適合鄉村學校特點、更智慧化的新型教學空間。柯城區已有26個新型教學空間建成投入使用。一些試點鄉村學校建起了全科教室。利用農村小規模學校小班化的特點,改造原有教學空間布局,將教室劃分為多個不同的功能區,開展基於互聯網的線上線下同步教學。

  一堂線上線下互動、虛實結合的美術課,正在巨化三小的兩個校區同步進行。位於鄉村的柯山校區建有蘭花園,美術老師通過移動終端將蘭花實景分享給本部學生,大家一起觀察蘭花。老師還在平板電腦上繪制了幾枝蘭花,將作品上傳,通過互聯網同步設備,兩個校區的學生共同賞蘭、畫蘭。

  “如果說早期以送教、支教為主的模式是1.0版,以接管、托管來實現的‘一校兩區’模式是2.0版,那麼在信息技術的支撐推動下,通過‘互聯網+教育’和新型教學空間建設,兩個校區融合為互依共生的發展共同體,可以說是3.0版的探索。”劉秀芬認為,未來,農村學校獨有的教學空間特色和優勢,逐漸可以反哺城鎮學校。

  像柯城區新華小學兩個校區合作的“光合森林”項目,借助物聯網等技術,讓城裡孩子感知鄉村美景,共同參與戶外課程。“我們是‘一校兩區’,更要實現‘兩區一校’。”校長童偉強說,重新審視城鄉教育資源的新差異,挖掘潛在的發展空間,並借助新技術手段,努力實現校區特色資源雙向融合、共享共用。

  近幾年,浙江省積極探索依托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優勢,促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開展“城鄉攜手、同步課堂”等項目試點,已有3005所城鄉學校開展“互聯網+義務教育”結對幫扶。浙江還將啟動建設“教共體智慧服務平台”,在大數據精准診斷、教育質量評價等方面,賦能“教共體”建設。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02日 12 版)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