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又抗旱 山地變糧倉
紹興嵊州節水旱稻種植技術浙江全省推廣
你能想象像種小麥一樣種水稻嗎?不依賴水源,在拋荒山地、新造耕地、丘陵山坡上種植水稻,直播旱管,節水高產。日前,浙江全省節水抗旱稻新品種選育與推廣現場會在紹興嵊州舉行。參會人員觀摩了位於紹興崇仁鎮的250畝連片耕地節水稻“旱優73”收割。經測算,剛剛收割的23畝稻谷畝產達到430公斤。
嵊州多山,許多山地因水源問題無法種植水稻。在山地上種植水稻,方式方法都與平時種植水稻大不相同。為擴大糧食種植面積,2017年開始,嵊州農技部門在山地和旱田進行了各種節水抗旱稻品種栽培試種。對一些缺水特別嚴重的旱地,採用覆膜、安裝節水滴灌設施等措施試驗種植。經過不斷試驗,最后選定了節水抗旱稻“旱優73”新品為嵊州旱地種植水稻的主攻方向。“該品種採用直播的方法,可以像播小麥一樣播種,方便栽培,減輕了勞動強度,改變了傳統的種植模式。且節水節肥,米質好,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嵊州農技推廣中心主任趙洪介紹,山地種植稻谷后,生土變成了熟土,減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土壤條件,產量每年穩步提升,農戶種植積極性高漲,原來無人敢種的旱田成了“香餑餑”。
今年上半年,嵊州在新造耕地及拋荒田種植了2000多畝“旱優73”旱稻品種,都獲得了豐收,紹興石璜鎮種糧大戶錢瀟前不久在新造耕地收割的旱稻畝產量達到560公斤。錢瀟告訴記者,新造耕地的水稻直播旱管,要比常規水稻種植節省水資源50%,省工易種,減少了農藥和化肥的用量,保護了環境,提高了稻米質量。
“‘旱優73’是我們經過14年努力成功培育的節水抗旱新品種,獲國家發明二等獎。該品種具有高產、優質、抗病虫、抗倒、耐高低溫的特點。”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研究員余新橋告訴記者,選對了品種,種植技術也是重要的一環,嵊州農技人員找到了適合浙江山區的旱稻種植技術,為擴大糧食種植面積、探索“山地變糧倉”走出了一條新路。
省種子管理站相關負責人表示,浙江省多山區丘陵,一些地區水資源嚴重不足,節水抗旱稻在嵊州等地的成功種植,對於優化浙江省糧食生產結構,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推動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整治,更好地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