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匯聚多方力量 助力鄉村振興

溫州平陽青街奏響鄉村富民曲

周兆奕
2022年09月20日09:35 | 來源:xpy.wzpy.cn
小字號

  作為溫州平陽縣唯一的少數民族鄉,青街畬族鄉少數民族約佔總人口的24%。近年來,青街畬族鄉全面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寫好民族團結進步文章,統籌謀劃民族鄉村振興發展,通過聚力黨員干部、鄉賢等力量,助力鄉村振興,並發動全域宣傳,帶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取得良好成效。

  強化黨建引領 培育共富產業

  近段時間,家住青街畬族鄉九岱村的村民鐘女士,每天一有空就會來到隔壁王神洞村的來料加工點做手工活。“家裡有老人小孩,沒法到太遠的地方上班,平時家庭支出主要來自丈夫打散工。”鐘女士說,自從附近村庄建起來料加工點后,她每天都有活干,每個月增收2000多元。

  據了解,青街畬族鄉村民經濟收入以務農為主。為了讓村民也能坐上共同富裕的“快車”,該鄉青街村、王神洞村等村的黨員干部當起了來料加工“聯絡員”,主動對接周邊鄉鎮的來料加工中心,培養和招引來料加工“帶頭人”在村裡建設來料加工點,讓村民不出村就可實現就業增收。

  “來料加工具有就業門檻低、投資少、工作彈性大等特點,是促進村民‘家門口’就業最靈活的門路。我們通過村干部、網格員及黨員聯系戶調查摸底,發動他們就近就業。”王神洞村有關負責人介紹。據悉,青街畬族鄉目前設置花邊、毛紗線、寵物飼料等來料加工點近30家,來料加工共為全鄉提供本地就業崗位600個以上,年發放工資800萬元以上,在帶動農民和低收入群體增收方面起到顯著效果。

  青街畬族鄉還立足鄉村資源稟賦,因地制宜探索適合當地實際的產業。“我們搭建‘數字化’共享平台,流轉盤活村集體和村民自有資金、資源、勞動力等閑置要素,發揮平台‘資源統籌、資產運營、資金籌集’等方面作用,進一步破除‘信息孤島’、降低資金成本、放大資產價值、提高投產效益,實現從‘村找項目’到‘項目找村’的共享對接。”該負責人表示,青街畬族鄉9個村成立了文化產業公司,抱團致富,實施“畬香四溢”茶園項目,直接帶動9個村集體經濟創收增收,助推民族共同富裕。

  據悉,該項目盤活畬族古屋、閑置農房農田、邊角地等資源並將其轉化為資產入股,對接專業企業,建立利益聯結體,共享投入資產的所有權益和收益成果,實現從“政府兜底”到“市場支撐”的變革轉型。目前,“畬香四溢”茶園建設項目已進場施工,待土地平整后,將建設300畝茶園及茶園配套設施等。

  匯聚鄉賢力量 實現培才引才

  7月份,第十四屆浙江·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杭州落下帷幕。溫州漆器髹飾技藝傳承人李偉的作品《自在》在來自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411件(套)作品中脫穎而出,捧回薪傳獎傳統工藝大展(髹漆工藝)銀獎,被浙江省非遺館永久收藏。

  據了解,漆器髹飾技藝發源於青街畬族鄉。“我們始終致力於打造‘非遺+’的理念,充分發揮漆器髹飾技藝的影響力,帶動我鄉發展。”該負責人介紹,李偉作為青街新鄉賢的典型代表,始終不忘回報家鄉。他在青街創辦了工藝品公司,每年均投入百余萬元用於新作品研發、展示廳建設、學徒培訓,使現在的漆器實現了觀賞和實用並舉,不少精品遠銷國內外。公司還雇佣當地員工60余人。其中,中高級工藝師10余名,不僅為當地創造了一批就業崗位,還為青街培養了漆器髹飾的專業技術人才,間接助推青街形成了以“非遺美食、非遺演藝、非遺手工藝”為主的非遺特色旅游文化,直接帶動當地群眾創收增收。

  近年來,青街畬族鄉把鄉賢人才資源打造成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招商引資的重要平台、集聚正能量的重要渠道、創新鄉村治理的重要力量,推動形成鄉村振興上下聯動、內外互動、各方齊動的新格局。對於在外經商的項目,該鄉實行主要領導親自接待、親自洽談,分管領導具體抓、具體管等工作機制,並與縣相關部門積極協調,密切配合,重點打好“親情暖心”“示范引領”“筑巢引鳳”三張牌,鼓勵引導鄉賢回饋家鄉。

  用活民族文化 促進文旅融合

  夜幕低垂,華燈初上。在青街溪旁,一盞盞具有畬族氣息的路燈,燦若星辰,光亮照人,將畬鄉裝點得五彩繽紛﹔靠近溪邊,各色小吃攤、農家樂排排亮燈開賣,令人食指大動。據統計,2021年旅游旺季,青街畬族鄉“月光經濟”營業額達到日均20萬元,同比增長150倍以上。

  受此發展形勢鼓舞,青街畬族鄉推進“‘網紅’+‘月光經濟’+‘民族旅游’”發展模式,投資約1250萬元開展旅游風情小鎮(二期)工程建設,夜間景觀燈光、立面改造、游步道建設等。同時,以畬族民族團結進步主題館為起點,各村為終點,投入3000萬元完成畬鄉民俗館、鳳翔竹徑游步道、畬元素仿古外立面改造、九岱村露營基地配套設施等一批項目建設,全域打造“畬文化+旅游”的畬文化研學基地,推進畬服、彩帶、畬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定期舉辦畬語、畬歌、織彩帶等民族活動,培育民俗表演、非遺一條街、漆器工藝體驗等特色項目。今年以來,累計開展活動12場,全面提升青街畬鄉民族旅游的影響力,以文旅“軟實力”提供共富“硬支撐”。

  “近年來,我鄉創成了國家級生態鄉、國家級衛生鄉、省級旅游風情小鎮、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鄉等。我們以美麗鄉村為基礎、以文化旅游為核心、以亮化體驗為爆點,打造一個集畬族文化、創意旅游、藝術體驗、親子娛樂的旅游風情特色小鎮。”該負責人介紹,為留住客戶,該鄉啟動投資超2000萬元的“水墨青街”民宿建設,主要建設接待大堂廳及配套設施、兒童樂園、棋牌室、恆溫泳池、餐廳、小木屋、后勤用房以及生態停車場等,長期收益由村集體與低收入農戶所得。

  民族文化要“盤活”,還要“走出去”。該鄉突出數字賦能,推出官方網絡宣傳視頻賬號並推送視頻。視頻以講述青街的故事、畬族的特色、還有古屋和傳統的手藝為主。目前視頻已推送98個,獲得點贊超28.2萬人次,吸引關注超14.5萬人次,關注人數還在不斷上升中。

(責編:孫鵬、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