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攝影、跳舞、玩樂隊……

台州:“銀發族”的生活有點“潮”

洪佳禎
2022年09月22日08:28 | 來源:台州日報
小字號

近日下午2點,台州老年開放大學的舞蹈房裡傳來一陣音樂聲。65歲的周阿姨穿著一身整齊利落的黑色舞蹈服,手裡拿著一把折扇,正跟隨老師的指導,開始了新學期的第一節形體舞蹈課。

得益於社會經濟的發展,老年人開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滿足。從保障溫飽的傳統養老,到在大學學習知識、參與各類社區活動、外出旅行等,老有所享逐漸成為一種新時尚。

在老年大學“重返20歲”

早在2018年,周阿姨就已經在台州老年開放大學學習了。第一次去報名時,她想學手機攝影,可惜這門課太過熱門,名額已經滿了,所以就學了街舞。

“形體舞蹈課已經學了3年,新學期學的是古典舞。另外,我還報了越劇和旗袍課。”要不是學校規定一學期最多隻能報3門課,周阿姨覺得自己還可以再多學幾門。

“之前退休在家比較閑,不知道怎麼打發空余時間。現在每周能在學校上課,還能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家裡人非常支持,自己的生活也豐富多了。”周阿姨說,這學期她還邀請了身邊的朋友一起報名。

如今,老齡化進程加快,像周阿姨這樣把老年大學當成退休后重要學習場所的老年人也越來越多。台州老年開放大學目前開設了攝影、瑜伽、旗袍秀、越劇、葫蘆絲、聲樂等課程,共30個班1000多個名額,即便如此仍“一位難求”。

在社區共享娛樂生活

台州椒江海門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活動室裡,一群爺爺奶奶正在排練節目。唱歌、彈電子琴、打大鼓、吹薩克斯、拉手風琴……儼然是一支樂隊的架勢。

74歲的阮鳴英,是這支“童心快樂群”樂隊的創立者。

2012年,阮鳴英創建了“童心快樂群”樂隊,成員從4個愛好唱歌的朋友發展到如今的131位,其中年紀最大的88歲。

最開始,阮鳴英和朋友們在KTV唱歌,成員逐漸增多后,先后將活動地點擴展到公園、碼頭等地。不過,開展戶外活動時,一些沉重的樂器搬運起來挺麻煩。

近年來,海門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設立了老年活動室、休息室、閱覽室、保健室、用餐區等分區,不斷健全養老服務體系,為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眼下,“童心快樂群”樂隊在該中心不僅擁有了活動室,還有了放置樂器的地方。

阮鳴英說:“這個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得太好了,我們每周唱歌排練、休閑娛樂都有了地方。平時這裡組織的趣味游戲、聯歡會等活動,我們也都非常願意來參加。”

海門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凌冰瑩介紹,通過舉辦各種活動,讓老年人能夠拓展人際交往圈,為他們搭建一個交流、展示的平台,也讓更多文體活動能夠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讓老年人老有所享、老有所樂。

(責編:葉賓得、王麗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