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轉化 創新性發展
麗水活化傳承非遺瑰寶打造產業融合“共富圈”

共同富裕,非遺助力。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日前公布全省“非遺助力共同富裕”試點地區名單,麗水縉雲、景寧、龍泉、遂昌、鬆陽上榜。試點工作為期兩年,通過試點進一步增強非遺傳承發展活力,彰顯服務當代、造福人民的獨特作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作為名副其實的“非遺寶庫”,麗水全市共擁有3項“人類非遺”項目、21項國遺項目、114項省遺項目、304項市級項目。
在開展非遺助力共同富裕省級試點中,麗水深入實施非遺活化傳承工程,探索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發展非遺項目為核心的富民產業,引導和擴大非遺產品消費,打造關系共聯、產業共創、資源共享的產業融合“共富圈”。
麗水將非遺共富工坊作為加強非遺文化保護和傳承,促進群眾就業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和方式。目前,麗水市共有8家非遺工坊入圍省級創建名單,評定30家市級非遺工坊,有效發揮非遺傳承人引領作用,以相關生產企業為建設主體,立足技藝傳承創新,提高產銷能力。
依托龍泉青瓷、龍泉寶劍、青田石雕、遂昌長粽、鬆陽紅糖、黃粿制作等適合帶動就業、有市場潛力的非遺項目,對傳統工藝傳習所、閑置場所或企業廠房等進行改造或新建,打造相對集中的傳統工藝生產、培訓和交流展示空間,積極探索“非遺工坊+協會”“非遺工坊+強村公司”“非遺工坊+合作社”“非遺工坊+企業”等共富發展模式。
麗水鬆陽石倉豆腐工坊運營一年就實現銷售額120萬元,帶動就業200余人,村集體收益分紅10余萬元,帶動當地泡豆腐銷量增長30%以上。同時,積極拓展“非遺+研學”“非遺+體驗”等旅游新思路,僅親子制作豆腐體驗項目就累計接待上萬人次,推動區域旅游經濟增收300萬元。
如今,隨著直播帶貨、定制生產逐漸展開,為非遺傳承和發展拓展了線上銷售渠道。2022年端午節期間,在麗水遂昌一場以“共走富裕路,‘粽’享端午情”為主題的網絡直播暨產銷資源對接活動中,短短兩個小時就吸引全網6萬余人次直播觀看,現場售出長粽2000余份。
值得一提的是,麗水還不斷延伸“非遺+”產業鏈,支持和倡導非遺活動進景區、進鄉村、進社區、進企業,推動打造一批非遺主題旅游網紅打卡地。
2022年,麗水鬆陽明清古街上榜首批“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目前,麗水市共有19個單位被列為浙江省非遺經典旅游景區(非遺主題小鎮及民俗文化村),20個項目入選浙江省優秀非遺旅游商品名單,2條線路入選浙江省非遺主題旅游線路。
麗水市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推動全市域開展非遺助力共同富裕試點工作,緊扣推進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和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兩個核心任務,構建更為科學完善的保護傳承體系、人才隊伍體系、發展振興體系和傳播體系,努力形成一批可向浙江省乃至全國復制推廣的工作經驗、工作機制和工作模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