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浙江省首部優化營商環境地方性法規獲批

杭州立法護航“一號改革工程”

沈琳、蔣欣如
2023年04月01日09:49 | 來源:浙江日報
小字號

3月31日,浙江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並批准了《杭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這是浙江省首部優化營商環境的地方性法規。

營商環境是城市的首要競爭力。目前,浙江省已啟動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作為全國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之一和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備選樣本城市,2022年杭州實施的153項改革舉措,均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並會同其他五城市共同探索的50項改革舉措,獲國辦發文推廣。

“營商環境是‘軟實力’,需要‘硬措施’來托底。通過法律形式固化后,政策會更具連續性和穩定性。”浙江省人大地方立法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胡祥甫介紹,對市場主體來說,《條例》就像一顆“定心丸”。

《條例》共7章70條,包括市場環境、政務服務、創新創業支持、監管執法、法治保障等章節。

以市場環境為例,《條例》圍繞破解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中可能遇到的痛點難點堵點,規范了企業全生命周期中的市場准入、商事登記、自主遷移等環節。如第九條規定,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依法平等進入。這也意味著,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任何企業都可參與,包括外資。

《條例》中不少條款頗具杭州特色。比如,《條例》第三十九條明確惠企政策集中通過數字化平台發布和兌付,正是杭州以信息化手段推進新型政商關系建設的成果﹔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遠程異地評標,則展現了杭州通過數字政府建設破除地方保護主義的特色。另外,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推進行業協會、商會“共享法庭”建設等,均為杭州自主探索的、具有辨識度的改革舉措。

杭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陳馬多裡介紹,通過《條例》,一方面,固化近年來杭州市營商環境改革經驗做法,使之形成具有約束力的制度規范﹔另一方面,也對如何解決杭州市營商環境領域一些痛點、難點問題通過立法作出規定。

“市人大前期累積收集800多條意見,經過多輪修改,確保最大程度回應市場主體的關切。”陳馬多裡說,比如企業反映較多的市內跨區遷移難,《條例》明確,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為市場主體市內跨區域遷移、經營提供便利,不得設置障礙。

“政府立法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提供制度保障,我們覺得很鼓舞人心。”某科技公司總經理楊柳說,特別是《條例》提出要建立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將大幅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對企業很有利。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