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守護城市“煙火氣”

台州椒江以分型分類模式精准培育個體經濟

2023年05月06日15:00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早上9點多,在台州市椒江區界牌菜場,盡管銷售“早高峰”已過,米麗食品店的生意依然很不錯。

這是蔣勝強、米麗達夫妻倆在椒江干個體戶的第19個年頭。2004年,他們懷揣著2萬元錢,從湖南來到椒江,在界牌菜場賣熟食和涼拌素菜。2023年,夫妻倆考慮拓展業務,跟一些企業食堂合作,為他們提供熟食,但幾個月下來,進貨的資金壓力讓夫妻倆有些吃不消。“現在跟單位裡面結賬的話,不是一天一結的,要一月一結,這對我們來說,資金壓力就有點大。”蔣勝強表示。

同樣面臨資金困擾的,還有來自江西的個體戶董小華。董小華在椒江區平橋小區附近開了2家蛋糕店。因為價格實惠、口味也不錯,深受周邊居民和學生的歡迎。目前,2家店裡共有7名員工,每天營業額近萬元。

但是,隨著附近同類型店鋪越開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董小華想換個地方再開家分店。可是,房租加上設備的資金投入,讓他犯了愁。

如何讓這些個體工商戶“活下來、多起來、強起來”?2022年,椒江區在全國率先探索個體經濟分型分類梯度培育機制,對個體工商戶進行精准扶持。

椒江區市場監管局聯合相關部門,通過摸底調查方式,對轄區個體工商戶開展了全域個體經濟普查,歸集有效數據近200萬條。同時,搭建小微主體智惠應用“椒惠富”平台,為市場主體精准“畫像”。

調查顯示,椒江區個體工商戶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業、制造業、住宿餐飲業等行業,其中正常經營商戶佔比76.4%。隨后,椒江區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大數據建模,創新提出個體經濟分型分類模式——根據生存年限、經營規模、發展特征,將正常經營的個體工商戶分為“生存型”“成長型”“發展型”。按照分型標准,椒江個體工商戶中“生存型”佔78.6%、“成長型”佔13.8%、“發展型”佔7.6%。

椒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科科長王雪燕介紹:“我們調研之后,發現個體工商戶普遍反映比較多的問題,第一個是經營成本比較高,利潤率比較低﹔第二個是在融資方面有較大需求。另外,他們也希望可以獲得政府更多的政策幫扶。”

精准把脈,對症下藥。根據個體工商戶的主要訴求,椒江以分型分類為基礎,與銀行、大型生鮮平台等金融端、市場端聯動,讓幫扶形成合力,努力用市場的力量為個體工商戶紓困破難。同時,椒江市監部門與銀行合作,依托“椒惠富”平台,將分型分類結果和信用等級匹配,建立“輕資產”關系型信用金融評價模型,破解“生存型”“成長型”個體工商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據悉,銀行提供的貸款利率低、手續簡便、還款靈活,而且不需要抵押物。這對於亟待發展的生存型個體戶來說,無疑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2023年4月初,銀行工作人員上門,為蔣勝強和董小華分別提供了20萬元的貸款。“我們以為是要去銀行簽字的,起碼得跑幾趟。沒想到銀行工作人員直接到店裡幫我們操作,一下就辦好了,太高興了。”米麗達說。

同時,根據不同的經營特點,椒江區市場監管部門也將個體經營戶分為“名”“特”“優”“新”四類。

章安剪紙非遺傳承人楊計兵在章安老街上經營了一家非遺工作室,銷售剪紙作品,但生意一直不太好。“我們好多作品隻能當作禮品,又是手工制作,跟電腦微雕、激光雕刻等在速度上沒辦法比,價格也沒有優勢。”楊計兵表示。

為了幫扶這類特色個體工商戶的發展,2023年4月,椒江開展個體工商戶“名特優新”評定活動,並設立專項扶持資金500萬元。符合“名氣大、特色足、品質優、理念新”的個體工商戶,將被納入名錄庫,進行重點扶持。

“納入名錄庫的個體工商戶,我們會重點培育,給他們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幫扶,主要目的是通過樹立典型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王雪燕說。

評定活動推出后,得到了個體工商戶們的積極響應,報名參加的個體工商戶達199家,有145家通過初審,其中絕大部分為“成長型”“發展型”個體工商戶。章安剪紙因符合“弘揚民間傳統技藝、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要求,被直接納入“名特優新”培育庫。

此外,椒江還專門設立了150萬元“個轉企”獎勵資金,幫助個體工商戶走向規范化經營。2022年,椒江已為117家“成長型”個體工商戶“個轉企”,發放獎勵資金19萬元。

近年來,椒江對個體工商戶開展的分型分類梯度培育機制取得了明顯成效,該實踐做法也被吸收到2022年新修訂的全國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

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椒江區在冊個體工商戶超53800家,同比增長15.3%,增速超出浙江省平均水平4.2%。

接下來,椒江將繼續加大對個體工商戶的扶持力度,計劃到2023年年底,實現在冊市場經營主體9萬戶﹔到2024年,在冊市場經營主體達10萬戶,年均增速力爭達10%以上。(林婷)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