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工业文化遗产 焕发新的生机

2021年05月12日08:1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北京首钢园

  新功用流淌在旧空间

  人民日报记者 郑海鸥

  4月11日,一场定向挑战赛在首钢园举办,首钢滑雪大跳台、空中步道、3号炼铁高炉,这些地点串珠成链成为定向挑战赛的“赛道”,5岁到60岁的500名选手,一边奔跑,一边寻找点标,为春天的首钢园注入新鲜活力和澎湃激情。

  首钢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缩影,也是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首钢承担起多项科技创新任务,并实现众多技术突破。改革开放以后,首钢在扩大产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方面又取得显著成就。自创建以来,一代代首钢人依靠艰苦奋斗、科技创新,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中国第一,取得了2000余项科技成果。进入21世纪,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也为服从城市发展空间布局需要,首钢启动了史无前例的“大搬迁”。

  首钢老厂区被称作“首钢园”。近年来经过改造,原有厂房的密度大大减小,代表性的工业遗存保留原貌,新产业内容分布其中,还有秀池、群明湖波光潋滟,景观步道交错延伸,首钢滑雪大跳台、“四块冰”冬训中心、西十冬奥广场等相关冬奥设施分布园区内……改造后的首钢园已进入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整个改造过程充满挑战,新一代首钢人发扬艰苦奋斗、不断创新的精神,将传统的钢铁厂改造成了现代化的园区——有静有动,有年代记忆又不乏时代潮流,成为备受瞩目的“网红”。

  新旧织补,是首钢园对工业遗存保护和发展的原则。“为了凸显‘老工业味道’,我们采取对比手法,比如‘首钢工舍’酒店,它的下半部分是对原有厂房的原汁原味的保留和修复,而上半部分则采用新材料和新手法进行加建和呈现。通过新旧对比,巧妙化解老的工业特色和新的功能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升艺术魅力,受到了人们点赞。”首钢建投公司规划设计部建筑设计师周婷说。

  如何更好地顺应老首钢的原有肌理、保存城市历史记忆?首钢建投公司的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反复进行着规划研究、技术开发和材料实验。就拿漆的使用来说。三号高炉附属热风炉,近50米高,锈蚀严重。“仅保持现状展现的是不舒适的破败感,而且任其雨打风吹继续锈蚀存在安全隐患,但是,常规的除锈刷漆又会让其太新,容易抹掉历史痕迹。”怎么办?周婷说,工程师们进行了很多实验,终于研制出新的透明漆材料和工艺做法,“最后我们经过控制性的除锈处理,再刷上透明漆,既能保护热风炉不被继续锈蚀,又能把历史很好地‘包裹起来’展现给大家,就像琥珀一样,一举多得。”

  首钢园外在的硬核工业范儿固然是吸引市民“打卡”的重要原因,其内部改造也让人眼前一亮。

  “Re睿·国际创忆馆”基于首钢炼铁厂28米储料仓改造而成。曾经大炼钢铁的火热场面通过光影手段生动再现,下沉空间则带来非同一般的观展体验。周婷说:“储料仓内光线条件较差,但对展览来讲,这点不是劣势反倒成了优势。很多观众说,在这里欣赏展览很有沉浸感。”

  首钢极限公园在首钢园区老工业遗存基础上改造而成,是一个充满工业风与动感时尚风、极具硬核魅力的潮流运动公园,最为独特的是依托原运料转运站及皮带通廊的支撑结构改造、建设。这里也是北京最大的户外极限场地,且达到了国际专业赛事水准。

  西十冬奥广场位于首钢老工业区西北角,将旧有炼铁原料系统筒仓、料仓、通廊、转运站及空压机房等工业设施,改造为9.8万平方米、可容纳3000人的创意办公园区,形成12组主要单体,为冬奥组委提供国际化的办公、会议、餐饮、住宿等综合服务。

  在改造过程中,如果既不能顺势保留原来的空间,又让人使用起来感到别扭,那就两败俱伤了。周婷表示,“我们就是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寻求合适的功能去契合原有工业设施空间,让新功用像水一样流淌在旧空间里。”

  河北唐山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工业文化成为富矿

  人民日报记者 张贺

  “今天我国铁路总里程已达14万公里,可是你知道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在哪里吗?就在这里!”河北唐山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管理中心主任、开滦博物馆馆长王立新站在复建的老唐山火车站前自豪地说。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尽管只有9.7公里,却是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

  唐山这座驰名中外的重工业城市是伴随着开滦煤矿诞生和崛起的。自1878年开平矿务局成立运营,在唐山诞生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众多“第一”。

  厚重的工业发展史为唐山市发展工业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09年10月,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矿山公园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正式开放,目前已建成包括开滦博物馆、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井下探秘游、蒸汽机车观光园等展馆和景区,初步形成了“一园六馆”工业博物馆群落。

  与其他近代工业遗存相比,开滦煤矿遗存的最大特点是“完整”。开滦是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工业企业之一,与其他同时期开办的军工及民用企业相比,经历140多年沧桑巨变,开滦企业从未搬迁,经营从未中断,留下了大量典型珍贵的工业遗址、遗存和遗产。至今唐山一号矿井每年还能出煤约300万吨。“这可是开采了140多年的老矿井啊,太难得了。”王立新说。

  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里,到处是高大的机车、绞车、龙门、烟囱……无处不在的“工业符号”营造出浓浓的“工业味儿”。而最受参观者欢迎的项目莫过于“井下探秘”。从博物馆四层坐电梯到地下入口,沿着红色步道步行至地下70余米的矿井内,幽暗的矿灯照射着巷道,曲曲折折犹如迷宫一般,一阵阵机器的轰鸣不断在耳边响起……从早期人挖骡拉到最先进的综合机械化采煤,9个工作面生动再现了煤炭生产的历史。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目前是河北省首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之一,每年接待数千名中小学生参观游学。

  王立新介绍,我们党早在1922年就在开滦煤矿工人中开展宣传、组织工作,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在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毛泽东同志曾称赞开滦工人“特别能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开滦工人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勇于担当,周恩来总理两次表扬开滦为国家“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今天的开滦人秉承“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走上转型发展的道路,实现了由“一煤独大”到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大量近代工业遗产中包含着红色基因,我们的宗旨是要把这些精神财富整理和展示出来,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唐山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陈福利说, “煤炭是会挖光的,可是文化是取之不尽、生生不息的富矿,我们要像挖掘煤炭资源一样挖掘文化资源,将优秀厚重、典型稀有的中国近代工业文化和开滦产业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挖掘出来,传播出去。”

  工业遗产的概念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社会各界对工业文物的重视程度相比于古代文物还很不够。随着城市变迁和产业发展,很多承载着工业历史的重要文物也在消失。

  “对工业遗产来说,保护是第一位的。”王立新说。在他的办公室里,一堆泛黄的纸卷诉说着沧桑的历史。这些是王立新刚刚收集到的老矿厂的资料,既有当年厂房的设计蓝图,也有各类机械配件的图纸,清晰的图案和笔迹显示着当年建设者们的一丝不苟。“文物是最有说服力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要特别注意收集相关文物。铁轨也好,标牌也好,哪怕仅仅是几张纸,有时也很宝贵。”王立新说。

  开滦博物馆收藏着开平矿权骗占案英国法庭记录、1880年的英制铁轨、百年羊皮蒙面大账本等镇馆之宝,以及48件一级文物、72件二级文物、326件三级文物,总藏品上万件。

  “对我们而言,拥有这份遗产既是幸运也是责任。我们必须把这些遗址遗存和文物完好地传给子孙后代。”王立新说。

  浙江杭州“丝联166”文化创意产业园

  展示文创产业魅力

  人民日报记者 王珏 顾春

  漫步“丝联166”文化创意产业园,高高的厂房、钢筋的结构、厚重的砂轮机、巨型排风扇、老式缫丝机……一股浓烈的工厂朋克风扑面而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运河之畔的“杭丝联”,全称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杭丝联”历史建筑建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保留的老厂房总建筑面积36907平方米。远远看去,整片厂房呈正方形,厂房屋顶呈锯齿形。锯齿形的建筑,符合丝绸工业车间采光、通风、散热的独特工艺要求,也成为“杭丝联”建筑的最大特色。

  “‘杭丝联’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建设的万人大厂,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重点建设项目。2000年前后,‘杭丝联’原厂房中的缫丝、印染及其他配套建筑因城市建设被陆续拆除,仅保留下原丝织车间的大部分厂房及附属用房。2007年开始,杭州丝联实业有限公司利用‘杭丝联’保留厂房逐步创办文创园。”“丝联166”文化创意产业园副总经理许恒介绍说。许恒原来是“杭丝联”的员工。在工厂,他曾经在印染、缫丝等部门工作,一路见证了工业遗产的转型改造。

  近年来,“丝联166”累计投入3000万元, 修缮建筑屋面、改造排水泵房、增设排污管道、更新改造消防系统、提升环境等。通过修缮、改造,“杭丝联”建筑华丽转身,成为艺术范十足的“丝联166”文化创意产业园,并被列入首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走进园区的“蜜桃咖啡”店,一个巨大的排风扇映入眼帘。许恒介绍,这里原来是“杭丝联”的排风口,后来被改造成咖啡店。咖啡店保留了原有建筑特色,并将地面和家具以杂色木板拼贴打制,整体风格简单、自然。作为杭州的工业风咖啡厅,“蜜桃咖啡”店受到年轻人欢迎。在园区,这样的改造利用比比皆是,一家家公司错落分布,旗袍店、文创店、花店、咖啡店等各有特色。许恒说,“丝联166”已被打造成一个以创意设计类、文化艺术类、丝绸及衍生品设计制作展示等为主体,集办公、展示、文化交流、商业配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创意园区。

  “85后”周意是园区一家文创公司的创始人。周意生于运河边,成长于运河边,被朋友称为“运河女孩”。中国美院毕业后,她选择自主创业,并入驻位于运河边的“丝联166”。她的公司以运河为核心创意,设计和开发了三维立体拼图、鼠标垫、手机壳等文创产品。“我对大运河有很深的感情,希望以年轻人的视角,讲好大运河的故事和文化。”周意说。

  据介绍,园区运营面积2万余平方米,入驻企业90余家。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步,“丝联166”将打造成保护工业建筑、保护工业遗产业态、展示文化创意产业魅力的文创示范区。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12日 16 版)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