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以乌镇为“圆心”

苏嘉湖交界区域奏响共同富裕“交响曲”

宋彬彬、魏衍方、陈亚萍 
2021年08月19日10:17 |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小字号

  9月下旬,世界的聚光灯将再次照亮嘉兴桐乡市乌镇,一同照亮的,还有与乌镇地相邻、人相亲的 “邻居们”——乌镇处于两省三市交界之处,西栅景区往北数百米,跨过太师大桥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前窑村;若是一直向西,京杭大运河便是嘉兴市与湖州市的分界,隔河就能瞧见湖州南浔区“临乌区域”的村庄。

  边界处往往是经济发展的“神经末梢”。曾一度破旧落寞的乌镇,是桐乡最后一个通公路的镇(街道)。得益于1999年开始的古镇旅游保护开发和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落户,乌镇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成了周边区域羡慕的“世界乌镇”。

  风至自灵动,策高当行远。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聚焦“一体化”“高质量”的创新实践正越来越多。以乌镇为“圆心”,一场致力于苏嘉湖区域间重塑城乡关系、推进共同富裕的实验,已拉开序幕。

  下好“先手棋”

  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乌镇,屋旧人稀,破败凋零。1999年,桐乡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对乌镇进行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重大决策。2001年元旦,乌镇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春节,乌镇西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从东栅景区到西栅景区,乌镇旅游实现了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到集观光、度假、商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古镇度假旅游区的成功转型。

乌镇大剧院

  “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另辟蹊径的乌镇保护与开发之路,获得了巨大成功:2002年,乌镇景区接待游客215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4.6万人次,成为当年浙江省唯一一个接待海外游客超10万的单个景区;2003年,乌镇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乌镇景区被原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5A级景区称号……随着知名度和客流量的“双提升”,乌镇及毗邻地区的老百姓纷纷开起了民宿、经营起了与旅游相关的产业,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水乡乌镇名声在外,最多时海内外游客的年接待量超过1000万人次,要是游客能将目光停留在与乌镇仅隔着一条白马塘、一座西庄桥的松亭村就好了。”说这话的,是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松亭村村民沈建松。

  2019年10月,沈建松返乡投资的莫奈庄园正式对外开放。“当初为莫奈庄园选址时,我曾考虑过湖州安吉、德清等地。”他说,“临乌”的区位优势,最终让他回到家乡,并给景区打出了“夜游乌镇,日游莫奈”的广告语。数据显示,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但莫奈庄园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莫奈庄园

  同样尝到甜头的,还有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前窑村村民胡根培。2016年,乌镇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脑子活络的他将自家的农家别墅改造成了民宿“世外桃源”。“我家驱车到乌镇景区,也就四五分钟的样子。”胡根培说,前几年,由于“成绩”耀眼,有不少准备开民宿的村民还曾向他“取经”,大家一致觉得“紧挨着乌镇,肯定有个好未来”。

  浙苏交界处,更多看得见的变化正接踵而至。在桃源镇,融创桃源国际生态文旅度假区项目正蓄势待发。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将凭借生态林地的优势与隔岸的乌镇水乡风情形成互补,成为现代版“世外桃源”。

  共谋“一盘棋”

  绘就“全域秀美”大花园

  2012年的最后一天,一份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乌镇省级旅游试验区的批复,让乌镇为之振奋。

  那一年,面临“一流景区、三流镇区”窘境的乌镇,借着旅游业一路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开启了“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的发展之路。通过大力实施景区内外环境的综合整治,乌镇曾经最堵的路段变成了通途,曾经老旧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成了人人心向往之的“全域秀美”大花园。

  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如今行走乌镇,很难察觉出城乡之间的边界。在这里,你除了领略景区的古朴典雅,还可以感受谭家湾遗址公园的古韵和智慧,抑或是漫步“水乡寻梦研学路”沿线的陈庄村和横港村,听一听村民口中昔日的“养鸭村”如何变身“网红村”的蝶变故事。

横港村

  “现在我们村环境大变样了,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望着曾经村民怨声载道的养鸭场变成了如今的游客接待中心,横港村党总支书记沈莉介绍,2019年,横港村还和陈庄村成立了乌镇港陈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走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这些年,荡漾开去的乌镇之美,令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周边区域的百姓更是“看在眼里满是羡慕”。

  “松亭是湖州最东侧的一个行政村,和乌镇陈庄仅一河之隔,最近的地方只有300米。”望着这条从小走到大的界河,松亭村党总支书记沈宏飞回忆起曾经“脏乱差”的居住环境时连连摇头。好在,随着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位置偏远、设施落后的松亭村摇身一变成了南浔区重点打造的“临乌区域”。沈宏飞说,“乌镇‘火’了,要想承接乌镇的溢出效应,‘临乌区域’的村庄必先整治环境。”

  拆除养殖场、淘汰“低小散”、修建连接乌镇的花乌线……通过整治,和大多数的乌镇村庄一样,松亭村旧貌换新颜。“现在村里一半以上的村民生活、工作离不开乌镇,造新房都会选择离乌镇近一点的地方。”沈宏飞说,随着日子越过越红火,不少村民还在乌镇买了房,成了半个乌镇人。

  作为边界村,“对标毗邻的乌镇村庄”是松亭村发展中常提及的关键句。事实上,包括南浔镇息塘村及练市镇施浩村、丰登村等在内的多个“临乌区域”行政村,这些年都无一例外地将目光聚焦乌镇,以资源整合和要素凝聚为手段,描绘共同富裕新蓝图。

  精描“同心圆”

  持续增强百姓获得感

  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为多年来以旅游业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乌镇经济,带来了全新的活力。数据显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的6年间,乌镇地区生产总值从44.31亿元增长至71.68亿元,互联网企业数从12家增长至1097家。 

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

  贴心服务筑好巢,最优环境引凤来。这些年,乌镇致力于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不仅收获了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乌镇互联网特色小镇等称号,还出台了优厚的产业扶持政策。

  产业的兴旺,加速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融合。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劲吹,这片站在新一轮发展“风口”的交界区域,满足群众多元需求的全面富裕正铺陈开来。

  日前,南浔籍的皇先生在乌镇镇政务服务中心的“嘉湖一体化”专窗完成了异地转诊人员备案手续的办理,整个过程不足5分钟。同时,在乌镇从事餐饮行业的他,还咨询了城乡居民医保“同城同待遇”的相关政策。

“嘉湖一体化”专窗

  这份便利,得益于去年7月,桐乡市政务数据办主动对接湖州市南浔区,在乌镇、练市两地开设了“嘉湖一体化”通办专窗,率先为“嘉湖一体化”政务服务通办建起连接桥梁。数据显示,两地窗口目前已实现了7个大类105个高频事项通办,仅乌镇窗口的月办件量就有近百件。此外,截至目前,两地已有7000余人次享受到“同城同待遇”政策福利。

  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本就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意所在。实际上,苏嘉湖区域间的跨界融合远不止于此。

  近两年,乌镇—练市—花林145路公交班线、乌镇—桃源省际毗邻公交线路的正式开通,为“双城生活”或“三城生活”的苏嘉湖居民提供了极大便利,而太师大桥的正式通车、水乡旅游线和苏台高速等交通项目的加速推进,也将使三地发展迎来“高光时刻”;今年5月,一纸《桃源镇·练市镇·乌镇镇“加强毗邻党建·深化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则进一步打破了三地间的“行政壁垒”,在区域联动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中让三地“比任何时候都更像一家人”。

  更令人期待的是,去年,浙江省正式印发了《嘉兴湖州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乌镇、练市毗邻地区划定60平方公里左右范围,打造嘉湖一体化合作先行区。根据前几日刚印发的《嘉湖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方案》,嘉湖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将被打造成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者、全省区域一体化合作的领跑者、国家城乡融合改革创新的探路者、浙江“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引领者以及平原水乡“两山”转化的践行者,为全省区域一体化合作提供嘉湖方案和示范样本。

  风起长三角,逐梦一体化。

  这片苏嘉湖交界区域,在协同发展中正给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带去无限美好想象……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