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丽水龙泉市住龙镇:共同富裕路上的幸福笑脸

郭真
2021年08月12日09:50 | 来源:丽水日报
小字号

  龙泉住龙“红军街”一景。麻凯程摄

  阔步于共同富裕的路上,最美的风景是百姓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在丽水龙泉市住龙镇,无论是在寻常百姓家,还是在林间地头,总能见到一张张收获幸福和希望的笑脸……

  说起红色住龙,最知名的必定是那条“红军街”了。这条老街上曾经有三名村民参加了红军队伍,当年刘英、粟裕、方志富这些革命先辈都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如今,整条老街已成了文化礼堂综合体的一部分,每年都有数不清的游客踏着老街的青石板,来倾听街坊口中那代代相传的红色故事。

  多年来,老街还是老街,不变的是对于红色血脉的传承,变化的是街巷两侧的老宅和街坊们的生活。

  今年53岁的严美珍的“新家”就位于红军街上,之所以说是“新家”,是因为她去年花了20万元,将老宅彻底翻新了一遍,光一扇大门就花了7000多元,屋里屋外可谓焕然一新,各种现代化的电器设备更是一应俱全,甚至为了照看老人,还特意安装了远程监控探头。

  “儿子去年结的婚,儿媳妇是龙泉市区人,虽然小两口不常回来住,但我和他爸想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借这个机会收拾收拾家里,算是给儿子当婚房了。”说起新家,严大姐满脸的幸福。虽然是远嫁到此,但在镇子生活了快30年的她,可以说见证了住龙的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后,住龙依托便利的水路交通,大力发展伐木业,当年甚至一度成为全省最富有的乡镇之一,人均收入突破千元大关。“那时候,嫁到住龙可是很多姑娘家的首选。”严大姐回忆说,当年,因为木材生意十分红火,来往的客商络绎不绝,小小的住龙可谓热闹非凡,富起来的人更比比皆是。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木头经济”开始衰退,过度伐木带来的恶果开始显现,曾经热闹的小镇也渐渐冷清了。不再“靠山吃山”,发展的路子该怎么走?看着镇上众多的革命遗迹,当地决心深挖红色资源,走乡村旅游的发展道路。于是,住龙成立了老区建设促进会,与党史部门密切配合,提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修复意见计划等,促使一批“沉睡”的红色文化旧址、遗址得以“苏醒”、修复,“红军街”也由此为人们所知晓。

  近年来,随着红军街红色氛围提升、旅游集散中心装饰、擂鼓山青少年素质拓展基地等十余个项目相继落地,住龙的旅游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接待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红色住龙,触摸历史脉动,追忆烽火岁月。今年4-6月份,当地共接待游客1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620万元。

  今年,严大姐也趁着这股东风,与村里的姐妹合伙在红军街上开起了一间酒吧。“来旅游的、来研学的,本地的、外地的,现在的住龙又热闹起来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严大姐笑着说,住龙的山依旧是青山,但幸福的道路却越走越宽。

  同样憧憬幸福生活的还有坚守于大山中的徐建春,他淳朴的笑容源于一片樱花林,而这笑容体现的是住龙人脚踏实地奔幸福的精神品质。

  随着乡村人气的复苏,住龙吸引了一大批思路活、能力强的人才回乡创业。在外创业16年的村民周志康回乡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不仅生态养殖娃娃鱼,还引进了26个不同品种的樱花,建设了占地1300余亩的樱花谷森林公园。如今,徐建春正是樱花谷森林公园的管理员,仅工资一项,年收入就有10万元。

  “住龙的乡亲都很乐于互相帮助,先富起来的人,只要帮得到的,都会尽其所能帮身边的人一起跟着富。”徐建春说,他和周志康是同乡,也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后者回乡投资时,第一个就想到了他,而他矜矜业业、踏踏实实的品格,也让周志康对他十分信任,偌大的樱花谷森林公园日常就交由他管理。

  “忙的时候,公园里有四五十名村民过来帮忙除草、修枝,每人每天也有200元左右的收入。”樱花谷森林公园项目每年直接让利农户29万余元,在项目建设中带动了大量的周边群众就业,同时,在项目正式盈利后,每年还将以10%的利润直接分红给农户。

  2015年,徐建春在龙泉市区购置了新房,妻子和女儿搬了过去。得空去城里小住时,他女儿总说他越来越爱笑了,他也总是打趣说,那是因为每天与樱花树相伴。花开花谢,幸福的笑容永不谢,相信随着“红绿融合”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快,喜悦的笑容、灿烂的笑容、快乐的笑容,会写在每个住龙百姓的脸庞上。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