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原创

【高质量发展看钱塘】

从大围垦走来 杭州钱塘文化融入新内涵

方彭依梦
2021年08月24日08:29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700多年前,古人一语道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面。拉近历史的镜头,70多年前,一片滩涂在经历了杭州钱塘人民的宣战与奋斗后,蜕变为一方充满生机的土地。战天斗地、肩挑手扛,围出了下沙和大江东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创造了“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钱塘江不仅孕育了“围垦文化”“潮涌文化”等钱塘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核,也赋予了钱塘儿女“勇立潮头、大气开放、互通共荣”的精神内涵。

从大围垦时代到沿江发展的创新年代,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围垦文化在延续。钱塘区围绕提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构建文化服务体系等,持续推深做实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增强居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打造文化新地标

有序推进文化阵地

今年7月,坐落于钱塘高教园区东公园水面之上的钱塘书房正式对市民开放。书房以图书免费借阅为主要功能,同时还兼具数字阅读、视听体验、文化活动举办等多种服务功能,分为公益免费借阅、文化展示、讲座报告、轻饮食配套、文创售卖五大区块,满足生活新潮流。

钱塘书房。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钱塘书房的建设,是该区全面推进杭州市委“文化兴盛行动”的基本要求,为打通公共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助力构建“15分钟阅读圈”奠定了良好基础。作为钱塘区营造“全民阅读”氛围的文化加油站、文旅融合体,钱塘书房不仅是一个文化阅读新阵地,也是文化地标、文旅融合成果的展示中心,是“杭州数字文旅”一站式服务的线下体验中心之一。

钱塘书房。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像钱塘书房这样的文化新地标越来越多。”钱塘区社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全面统筹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文体中心、大剧院、图书馆、轮滑馆等一批重大公共文体设施建设,积极谋划大江东区域行政中心区域区级图书馆、文化馆等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并开展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提档升级行动,更好地发挥其在推动农村全民阅读中的主阵地、大平台作用。

“文化管家”

盘活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本周有这些文化课程,大家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报名!”每周钱塘区义蓬街道义盛村的文化活动群里都格外热闹。周三戏曲、周五合唱、周六舞蹈、周日腰鼓,丰富的文化课程让村民们眼花缭乱,也让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去年下半年,义蓬街道启动了“文化管家”试点课程。

“文化管家”指的是委派到基层的文化服务专业人员。面对群众的不同需求,他们会提供不同类型的文化服务。2020年4月起,杭州最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派遣“文化管家”到钱塘区,配合该区文明办、区社发局、区内各街道开展系列文化活动。

“课程种类非常丰富,为满足不同年龄段村民的需求,我们街道文化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文化管家都会参加片区会议,一起商量着为村民们挑选课程。”义盛村文化负责人王丽燕介绍,“因为是专业老师来教学指导,村里艺术团的成员们都十分珍惜学习的机会,基本都会到场参加课程培训。”

义盛村各个文化小分队都有自己的活动台账和队员登记表。钱塘区义蓬街道义盛村供图

落实国家、省、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求,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文化设施延伸覆盖,钱塘区以文化礼堂为阵地,以“文化管家”为抓手,大力推进街道村社的文化繁荣,让文化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主要是以当地的人文特色为基底,利用‘菜单式+个性化’的定制服务,私人订制一系列文化课程,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杭州最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晨说,“以前是从外面买节目比较多,现在临近的几个村或街道,他们自己的团队就能完成一整台晚会。比如义蓬街道村社比较多,仅一个街道就能完成4至6台节目的晚会质量。”

“文化管家”下村辅导。钱塘区社会发展局供图

义盛村有一个团员平均年龄60周岁以上的艺术团——义盛村夕阳红文化艺术团,街道“文化管家”多次对该村文化团队进行辅导。去年初以来,该艺术团累计组织策划排演节目30余个,团队在村内开展文艺演出4场,参加街道文化走亲6次、街道文化赛马1次,参加街道排舞比赛1次……演出节目深受村民喜爱。

义盛村夕阳红文化艺术团排舞队参加街道排舞大赛。钱塘区社会发展局供图

目前,各类文化活动在钱塘区遍地开花,很多文艺节目也在“文化管家”的培训下变得更优。该区逐步实现“大门常开、活动常态、内容常新、队伍常驻、群众常来”文化礼堂、“美好和谐”文化家园的文化繁荣局面,提升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此外,在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方面,钱塘将继续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全民阅读“七进”等文化惠民活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并通过组织“书香机关”“书香社区”“书香个人”“书香家庭”等评选活动,积极营造“书香钱塘”氛围。同时,钱塘区还将不断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建设,实现数字图书、网上慕课等资源的全民共享,全面推动全民数字化阅读。

探索“扫黄打非”钱塘模式

有效管理文化市场

“扫黄打非”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举措。钱塘区通过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和日常监管以及“扫黄打非”工作力度,大力培塑“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同时开展“双优”评选,选树“扫黄打非”优秀基层组织和优秀网格员,进行宣传动员、巡查监督、信息传递等工作。

钱塘新区“扫黄打非”进基层一本通封面。钱塘区宣传部供图

钱塘区每名网络长、网络员,都是“扫黄打非”的一线战士。“我们还编写制作了钱塘新区“扫黄打非”进基层一本通,通过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让新进的基层网格员能迅速对工作业务建立了解,高效开展工作。”钱塘区“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一本通”包含“扫黄打非”工作组织机构、基本常识、基层工作站相关制度、举报方式、工作任务表等内容,让基层工作者、网格员全面了解工作内容。“一本通”还设置有出版物经营单位、印刷企业、电影放映场所等白名单的场所检查登记表及“扫黄打非”网格检查日志,对日常检查工作内容进行了说明。

今年,围绕文化惠民,钱塘区以“345”工作法为指导,通过夯实规范化标准化基础,带动“扫黄打非”提质进档,营造基层浓厚宣传氛围,打通“扫黄打非”工作进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传承围垦精神 续写钱塘文化新注脚

钱塘自古繁华。去年10月30日,在杭州文博会上,钱塘区首张文化地图正式对外发布。地图主页包括文化旅游、文化创新和文化工程三大内容,70个钱塘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地标、文化景观、历史文化名人等榜上有名。

杭州钱塘新区首张文化地图。钱塘区社会发展局供图

这头,波涛汹涌的钱塘江水诉说着日月换新天的钱塘历史;那边,新落成的钱塘书房里传来阵阵读书声,声声入心。围垦文化、潮文化、沙地精神,给予了钱塘厚重扎实的文化底蕴、低调实干的智慧本色和不屈不挠的坚韧品质。迈入新时代,钱塘区将以“文化钱塘”建设为统领,大力实施“六个专项计划”,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走在前列,为“文化浙江”“文化杭州”贡献更多钱塘素材、钱塘经验和钱塘样板。

(责编:方彭依梦、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