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山的那头海的那边,有这样一群法治“守望者”

宁波奉化法院莼湖法庭:坚守初心使命 奔走乡间田里

张頲、江艳
2022年01月07日16:24 | 来源: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
小字号

  这里依山傍海、物产丰饶,海滨的渔村纵横交错,山间的农田瓜果飘香,繁忙的工业区井然有序,奉化法院莼湖法庭坐落于宁波象山港北侧,有这样一群法治“守望者”始终坚守着法院人的初心使命,奔走在山的那头,海的那边……

  深植乡土

  打造辖区渔民“避风港”

  “多亏了莼湖法庭,我不用拖着一身伤病跑去宁波市区提交申请。”贵州籍务工人员小杨在渔船上作业时意外受伤从而产生纠纷。由于该案纠纷发生在渔船上,应由宁波海事法院专属管辖。莼湖法庭通过同宁波海事法院建立的宁波首个涉海事纠纷“点对点”协作机制,帮助小杨完成跨域申请司法确认,省去了4个小时往返路程,小杨还能在开渔期赶上下次出海作业时间。

  植根于地域特色,莼湖法庭大力发挥“渔家法庭”特色品牌,强化涉渔纠纷风险预警,灵活把握渔业生产周期,全面排查未结涉渔案件,集中安排休渔期开庭,保障渔民正常生产生活。

  2021年以来,莼湖法庭发送涉渔风险预警4条,85%涉渔案件在禁渔期内开庭,平均审理天数29天。

  “渔村民风淳朴,有着‘熟人社会’的特点,莼湖法庭结合乡土文化、村规民约,积极邀请村委会、乡贤、资深‘船老大’及渔业协会等参与矛盾调处,2021年来就地化解涉渔纠纷40余起,即使进入诉讼程序,服判息诉率达95%,效果非常好。”莼湖法庭庭长陈海洲多年扎根基层深谙“渔乡解纷之道”。

  共建共治

  打出社会治理“组合拳”

  “一年到头就指望着这些西瓜的收成,现在这样我都不知道日子怎么过了……”瓜农老胡发现自己辛苦种植的近26亩西瓜全部发生倒瓤现象无法上市销售。思来想去,老胡觉得原因就出在西瓜棚旁的那条公路。

  老胡瓜田挨着的这条公路从某天开始,一采石场工程车频繁开过运送塘渣。车子夹带的大量尘土落在西瓜大棚上。老胡多次找到项目承包公司协商,但公司认为老胡就是在“敲竹杠”。交恶的双方来到了莼湖法庭。

  到底尘土与瓜果恶变有无关系,关系多大,成为了本案的争议焦点。承办法官经过多次现场勘察,积极咨询专业机构和农业种植大户,了解到西瓜的品质与种子本身的质量、土壤、PH值、湿度、温度、虫害、施肥、病毒、光照等均有影响,并邀请村委会、开发区、农林部门相关专家等参与调解。通过科学论证和法理解释,原、被告均同意作出让步并达成和解,最大程度地填补了老胡的损失。

  近年来,面对多样化矛盾纠纷,莼湖法庭巧出妙招,集合多元社会基层工作力量,共建矛盾化解最优路径。面对在父母矛盾漩涡里挣扎的孩子,莼湖法庭深入调查并联合学校、村委会共同呵护幼小心灵;面对因建房矛盾产生纠纷的邻里,莼湖法庭借力个人调解室多方奔走,促使双方握手言和;面对无人赡养的老人,莼湖法庭通过敬老院做工作向子女释法明理,让亲人冰释前嫌……

  延伸职能

  构筑企业发展“防护网”

  2012年,宁波奉化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的入驻为莼湖产业注入了崭新的经济活力。然而,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大量涉企纠纷不可避免地涌现。

  在开发区的一小微园里,共有75户企业入驻。后因小微园私自变更配电设施方案,导致入驻企业的配电费用增加了一倍,引发企业强烈不满,多次联名信访。同年8月,莼湖法庭受理了以某制造厂为企业代表向法院起诉的案件。莼湖法庭充分认识到该案件的处理结果对背后近百件系列纠纷的示范作用。多次走访开发区管委会、供电公司等部门,风险研判,熟悉政策,并与多家企业代表座谈交流,最终促成该案和解,原、被告各自撤回起诉和反诉。

  “案件撤诉后,我们并未结束工作,在管委会的协助下,我们邀请了其他入驻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做好沟通释法工作,最大限度发挥该案的示范作用,防止引发次生矛盾。”该案的承办法官王凯积极加强“售后”服务,促成案结事了。目前,其余入驻企业经营整体平稳,莼湖法庭尚未收到新的类似案件。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莼湖法庭深知此理。依托“法庭+开发区”的良性互动,莼湖法庭合力建立了“涉企案件风险预警机制”“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开发区调解+司法确认制度”等护企制度,并搭建了“群体性劳资纠纷调处平台”,结合“当事人一件事”改革,用最简的流程、最短的时间、最优的服务将纠纷化解在基层。

  据悉,2021年以来,莼湖法庭走访开发区6次,邀请企业家代表开展座谈会1次,收集建议13条,制作《涉企纠纷白皮书》,聚焦企业在民商事活动中的风险防范。莼湖法庭近三年涉企案件可调撤率提高25个百分点。

(责编:孙鹏、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