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双减”后 沉浸式劳动逐渐风靡甬城各校园

宁波:春耕成为这所学校劳动必修课

蒋炜宁、励彤、李晨
2022年03月11日08:35 | 来源:宁波日报
小字号

  “先挖坑,再撒种子,可以先把一竖排的坑刨好再播种,播种完可以用脚踩一踩。”3月10日下午,在离学校不远的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里,该校五六年级同学正跟随农民伯伯的讲解和示范,开启春耕。“坑要刨多深”“种子要撒多近”……其间不时传来孩子们好奇的追问。

  在近2亩的田地间,同学们按班级分区域种植。据悉,古林镇中心小学中高年级每个班级能分到大约50平方米的专属农田,由学生全程参与种植、养护、丰收,种植的品类也由学生根据喜好自行挑选。记者察看到,有茄子、辣椒、大蒜等。

  除了这片农田,该校劳动教育还包含菌菇研究院、生菜全自动灌溉屋等多项实践主题,都是又好玩又有科技含量的探索活动。

  “传统的学习方式课业堆砌太多,实践应用太少,学的知识很难转化。让孩子们学习种植,我们已经坚持了近8年。”古林镇中心小学校长林群说,2022年学校首次开设春耕劳动课程。“双减”之下,学校鼓励低年级的同学通过设计打造班级种植箱、播撒种子学习春耕知识,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同学则走入田间地头,学习犁地、翻土、播种等农耕劳动技能。

  “劳动期间时不时有孩子问我,草为什么要锄掉,马铃薯为什么要斜着种等问题,不了解这些其实很正常,囿于课本知识的孩子是无法关注真实生活的。”学校科学老师胡金伟说,劳动教育里蕴含了多学科的知识,“亲手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孩子们回头都会主动翻书、上网查,这样的学习模式比反复读背印象深得多。”

  学校还特地招募了一批有爱心、愿分享的志愿者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给予同学们最接地气、最实用的劳动知识。据悉,这批志愿者多数是从事农业的学生家长。

  “在春天带领孩子们走进田间,这就是学校给予孩子们的体验。从小培养他们爱家乡、爱劳动的情感至关重要。”古林镇中心小学校长林群说。

  在宁波,不仅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正在看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双减”之下实践性的劳动教学模式也下沉至全市各幼儿园、各中小学校。

  几天前,在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阳光丽园幼儿园的阳光种植园内,大二班的孩子们收获了一批亲自种植的大头菜。“这些大头菜是老师引导孩子们在过年前种下的,其间孩子们定期浇水、施肥、除草。”阳光丽园幼儿园的施老师说,在园区各个能利用的角落里种上梨树、葡萄树、柚子树等,鼓励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领养,并展开日常护理和观察记录。

  幼儿园改造闲置土地,在不大的园区内建起了能满足多样化劳动教育需求的种植园。种植园面积约25平方米,每个班的孩子能领到一块土地可以种植,同时园区以四季为主题推出四大系列劳动教育活动,内容包括开锄、护理、收获、分享等,激发孩子们的感知力、创造力。

  去博物馆学拓印、到王升大做年糕团、在烘焙课上学做蛋糕和面点、每周学会一道炒菜、动手缝制小摆件、布置房间和教室……这样的劳动课越来越多。

  记者还发现,随着“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推进,宁波80万学子的劳动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往常规的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拓展到农田种植、饲养小动物、结合种养殖的科学探索等沉浸式劳动体验,在亲历中体会劳动的美好,实打实增长劳动技能。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