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龙泉:“益林共富”多跨场景应用助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释放新动能

丽水龙泉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县(市)之一,林地面积占市域面积的84.4%,林农占全市总人口的67.5%。过去林地权属通过指山为界确定四至,界址模糊,甚至存在重叠的现象,在实际林地山场管理中容易造成权属纠纷,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产生的行政争议案件时有发生。
龙泉是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县(市)之一。龙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权属不清起纠纷难执法 精准落界化纠纷促稳定
公益林权属不清,一直是全国林业部门管理中存在的难题,也成为引发山林纠纷矛盾的导火索。近年来,随着公益林补偿资金逐年增加,公益林权属不清引发了补偿金错发、漏发、分配不均等情况,林农之间的纠纷、涉林信访件正逐年增多。
如何破解公益林权属不清这个难题?2020年以来,龙泉市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中,依托“益林共富”多跨场景应用,运用“无人机+平板电脑+卫星影像图”的“线上+线下”联动落界模式,解决了大量因界址不明等问题产生的纠纷,让行政争议在源头上化解。目前,龙泉已完成全市173万亩公益林100%落界和12.2万亩商品林落界;解决公益林矛盾纠纷600余起,山林纠纷从2019年的584件下降至2021年的4件,下降了99.3%。
“益林共富”多跨场景应用实现山林精准落界。龙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糊涂了十来年,终于弄清楚了。”龙泉市住龙镇红星村村民范有森心情大好,公益林数字化落界了却了他心头的一桩大事。范有森家原有公益林382亩,公益林数字化落界后,公益林界址明晰,他家的公益林面积增加到534.9亩,净增152.9亩,每年补偿资金增加5351.5元。
此外,2021年以来,龙泉市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进国家公园,在龙泉市纪委的监督下,创新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综合治理,在百山祖国家公园龙泉保护中心兰巨、屏南、龙南、瑞垟、均溪5个保护站设立综合行政执法队执勤点,定人、定岗、定责入驻,加强百山祖国家公园内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等执法检查,更好地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
唤醒沉睡资源 做好“山上文章”
“益林共富”多跨场景应用不仅在山林纠纷调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全面“唤醒”了沉睡的森林资源。
“益林共富”多跨场景应用。龙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为便于林地流转,再次盘活森林资源,龙泉试行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度,在带动林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龙泉在“益林共富”多跨场景应用中还专门开发建设了“经营流转”子系统,集中发布林地流转信息,推进供需精准适配,实现林地流转信息“一键发布、信息归集、资源共享”。
“去年,我在灵芝谷成功流转公益林2000多亩,用于扩大林下经济仿野生灵芝栽培,既不影响这里的生态保护,又可以增加林农的收入。”某农场负责人说,“益林共富”多跨场景应用,不仅提供了便捷的贷款途径,还能精准找到合适地块进行高效林地流转。如今,该农场灵芝基地规模已经达到了2590亩,2021年年产值达500多万元,带动林农12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8000多元。
迭代升级多跨场景应用 打造龙泉特色数字服务平台
“益林共富”多跨场景应用横向联动17个部门,集成98项业务数据,纵向贯通7个层级,以需求为导向、以用户为目标、依职能定模块、按业务建功能,依据“分类统筹、清单管理、应用推广、开放共享、风险防范”的工作机制,打造全新的线上便民服务中心,增加商品供求、政策补助、许可办理、经营流转等模块,进一步提升林农林企获得感,形成独具龙泉特色的数字服务平台。
“益林共富”数字服务平台。龙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龙泉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继续迭代升级“益林共富”多跨场景应用,提升林农林企服务功能,优化森林资源管理,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带动林农增收致富,为山区共富提供龙泉经验。(叶驰龙、林欣颖、陈飞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