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亚运故事㊾
厉柏海:“敲”出亚运别样风采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叮叮当当……来到位于杭州临平的厉柏海的铁艺画工作室,未见其人,便已经听到敲打的声音。
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摆放着一张小矮凳、一个小矮柜、一台小磨轮,外加数十件自制小工具——正是在这个毫不起眼的工作室里,“诞生”了百余幅亚运铁艺画作品。
厉柏海展示铁艺画制作工具。人民网记者 张帆摄
“早在2015年杭州获得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后,我便始终关注着这场将在家门口举行的盛会。”厉柏海说,2019年杭州亚运会会徽一发布,自己便第一时间把图样打印出来仔细研究,以铁铸画。
厉柏海展示亚残运会吉祥物铁艺画。人民网记者 张帆摄
对于此次杭州亚运会,厉柏海也有着与常人不同的心情与期待。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厉柏海花了4个月时间,制作了北京奥运会“奥运五福娃”吉祥物及38个项目中不同形象的福娃铁艺画作品。这一系列作品入选了北京迎奥运中国农民艺术展,并获得精品奖;十件作品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凭借铁艺画福娃,厉柏海还当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杭州站火炬传递手。
“这次亚运会在家门口举行,我也想通过创作铁艺画参与这场盛会中。当然,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亚运火炬手,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动力。”厉柏海说。
如今,厉柏海不仅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还收了两名艺术传承人。“铁艺画不仅是业余爱好,更是我以绵薄之力弘扬民间艺术的尝试。”厉柏海表示,作为一名铁艺画非遗传承人,他会一直创作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的魅力。
往期回顾:
我的亚运故事㊺|袁明坤:构筑“无死角”网络安防 为亚运铸起“数字盾牌”
我的亚运故事㊵|娄雨风:巧用“数字化” 为亚运保障工作提质增效
我的亚运故事㉜|陈佳莹:从G20到亚运会 西湖女子巡逻队逐光前行
我的亚运故事㉔|罗欣:从“运动员”到“教练” 为孩子种下“亚运种子”
我的亚运故事⑰|郑红梅:“数字化”+“机械化” “红旗班”高效保障亚运
我的亚运故事⑦|周震:“的哥”英语小课堂为好客杭州“打call”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