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杭州余杭:釋放創業創新活力 推動鄉村振興

秦文
2021年11月09日11:00 |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小字號

在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進程中,縮小城鄉差距是一個重要命題。今年8月19日,杭州市余杭區實施“西部富美”行動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區建設動員大會舉行,在余杭西部五鎮鄉土大地上吹響了“鄉村振興促共富”的沖鋒號。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號聲之下,無數新農人、農創客、企業家乘勢而上、創業創新的身影紛紛涌現。

鄉村振興是張“大藍圖”。余杭區鸕鳥鎮山溝溝村的施愛琴心裡想的是如何讓鄉村不再衰落下去,“鄉村需要人來,需要有人回來。”

坐擁優美的生態環境和遠近聞名的山溝溝景區,山溝溝村本應不缺人來。十幾年前,遍地開花的農家樂讓村裡一時熱鬧無幾。然而好景不長,粗放式經營帶來的弊端逐漸顯現。服務同質化、惡性競爭、生態環境破壞……2017年,山溝溝村作為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試點,開始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環境整治提升、民宿農家樂規范經營、打造多元化旅游模式。

在政府的號召下,施愛琴將自家農家樂進行升級改造,打造成了集住宿、餐飲於一體的高端民宿“竹與墅”,同時經營起了自主品牌的伴手禮。帶動村民就業、推廣家鄉特產、以高品質服務助力山溝溝村提升旅游接待水平,施愛琴的“竹與墅”先后榮獲“余杭區精品民宿”“余杭區示范民宿”“余杭區消費者信得過單位”。“今年我們店的整體入住率約70%,節假日經常一房難求,工作日期間也會有城裡的企業來這裡遠程辦公。”

“竹與墅”民宿。受訪者供圖

不僅是“竹與墅”,山溝溝村的115家民宿、農家樂都經營得有聲有色,今年春節期間,接待了超過10萬游客參與當地的“山溝溝裡過大年”活動。人來人往,村子裡煥發出不同以往的活力,真正實現了不再“缺人”。

熱鬧的也不僅是山溝溝村。山下的前庄村,一棵百年銀杏樹成了城市游客的新晉打卡點。老樹的“走紅”,離不開一家小有名氣的民宿——“無它心舍”。“我們在每個項目的調研期間,都會去挖掘一些當地特色,將其與‘無它心舍’的品牌文化相結合。”“無它心舍”主理人余永瓊表示,“無它心舍”(鸕鳥店)是他們公司在杭州區域開的第5家民宿,通過推廣與引流,吸引了許多外來游客入村下鄉、拍照打卡,目前已成為杭州多家大型企業的定點團建地,“我們希望以民宿發展作為載體,吸引城裡人下鄉、農村人返鄉,匯聚一批鄉村建設人才,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成為推動逆城鎮化的一股力量。”

“無它心舍”民宿。人民網 秦文攝

據了解,余杭區目前共有700余家民宿和農家樂,其中超過80%集中在西部五鎮。“百村百園百宿”是此次“西部富美”行動中的10個高質量發展項目之一,旨在聚焦百村經濟發展、百園農業提升、百家民宿(農家樂)精品打造。余杭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吳建中表示,要在充分發揮余杭西部五鎮生態優勢的基礎上,繼續通過政策引導經營戶提升民宿(農家樂)的檔次和品質,進一步提高西部地區整體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

除了提供餐飲、住宿、特產銷售外,鄉村民宿的經營還可以更加多元化。在余杭區徑山鎮徑山村,因自小對傳統茶藝文化的熟悉與喜愛,“茶二代”章紅艷五年前放棄城裡的工作,返鄉創辦了一家以傳播茶文化為主題的民宿——五峰山房。民宿內設施完善,集休閑旅游和產業發展於一體。400平方米的茶空間可容納50余人開展培訓等活動。民宿外配有100余畝的茶園,可供游客觀賞及體驗採茶、制茶、點茶等傳統禪茶技藝。創業過程中,章紅艷帶領村民線上銷售當地農產品和自家茶葉,還通過網課將徑山的禪茶文化發揚光大。

徑山茶園。余杭區農業農村局供圖

徑山村禪茶文化歷史悠久,當地盛產的徑山茶已有1200多年歷史。同樣是村裡的“茶二代”,周穎在2012年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從事起茶葉生產、質量管理和銷售的工作,其間還專門去了浙大茶學系進修。在2018年第十八屆中國茶聖節上,她憑借茶藝展示方面的優異技巧,收獲了“最美茶仙子”的稱號。之后,周穎著手建立了“徑山茶仙子”團隊並定期開展徑山禪茶文化和非遺文化的宣傳活動,“我們的表演和宣傳面向游客以及本地村民,通過茶道表演和傳統文化知識講解讓大家能清晰了解到徑山本土的禪茶文化。”在大力推廣徑山茶、禪茶文化的同時,周穎還不斷追求創新。2019年,她與中國茶葉加工研究所合作研發出的“徑山花香紅茶”,獲得諸多好評,該項技術也被杭州市列為科技入庫項目。

大徑山下,一片片茶園綠意盎然。這裡,像章紅艷、周穎這樣的茶文化傳播使者還有很多。在余杭區近兩年的大力發展下,徑山茶在茶葉生態種植、精深加工、品牌營銷、茶旅融合等方面收效斐然。2020年,徑山茶品牌價值超過25億元,產業園主導產業產值達47.91億元,帶動3.7萬人增收致富。擁有國外求學經歷和大城市工作經驗的“80后”農創客馬寬也回到了家鄉自己創業,他還肩負起徑山村下屬一家旅游公司的運營管理工作。利用旅游公司這一平台,馬寬和團隊整合村裡的閑置資源,對民食民宿進行統一運營﹔成立巧娘團,讓徑山特色美食走向市場﹔組織各種活動和表演,宣傳茶文化﹔打造徑山村旅游IP形象“徑靈子”……多措並舉,徑山村旅游產業不斷向陽發展。今年國慶假期,徑山村舉辦了禪村第二屆喫茶節,超過5萬名游客參加了活動。

禪村第二屆喫茶節。受訪者供圖

“我們成功打造了三大精品旅游路線和採茶季研學、喫茶節等多項旅游活動,同時圍繞徑靈子、禪茶文化及茶產業開發了超過30多類文創產品,今年旅游公司的經營性收入已超過200萬元。”在馬寬眼裡,如今的徑山村,環境在變美,經濟越來越活,年輕人回村的身影逐漸增加,村民的生活質量也越來越高。跟他有同樣感受的,還有余杭區黃湖鎮青山村的村民。

5年前,青山村還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打工,留下的村民靠傳統毛竹、苗木種植為生。由於長期使用化肥和除草劑,村中的龍塢水庫一度受到污染。后來,在大自然保護協會、相關企業和當地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該村耗時三年將水質恢復為一類。在這個過程中,一種“自然教育+社區營造+生態扶貧”的獨特模式在青山村應運而生。如今的青山村,一座融設計圖書館遠近聞名,30多位設計師扎根於此,潛心研究中國傳統手工藝與當代設計﹔專注於自然教育的青山自然學校融入了當地居民的生活,主動參與學校活動的村民越來越多﹔加入“自然好鄰居”計劃的村民統一踐行起環境友好型的生活和經營方式﹔各種文創、環保相關的新型產業項目也紛紛落地。去年12月7日,青山村舉行新村民入村禮,張海江等50余人正式加入了青山村大家庭。

夜幕下的青山村足球場,一場村民足球賽正在進行。人民網 秦文攝

在余杭西部的青山秀水間,像張海江、施愛琴這樣的創新創業者,正不斷激發鄉村活力、助推鄉村振興。余杭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深入實施“西部富美”行動,堅持人才引領、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打造創新載體、發展創新產業、集聚創新要素,讓余杭西部成為創新發展的新藍海。

(責編:秦文、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