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戰“疫” 共筑防線
溫州瑞安支援衢州核酸檢測隊平安歸來

3月22日下午,在圓滿完成支援衢州核酸檢測任務后,溫州瑞安核酸檢測機動隊平安回溫。從3月17日火速奔赴衢州,與衢州人民共同戰“疫”,到3月22日回到溫州,這支臨時成立的5人小隊在衢州核酸檢測基地度過了“充實”的5天:每天工作時長超過12個小時,檢測樣本近10萬人次。
3月16日晚,瑞安市人民醫院接到瑞安市衛生健康局通知,需要緊急抽調5名核酸檢測人員,於第二天清晨出發,馳援衢州“抗疫”。接到通知時,有的人正在實驗室加班,有的人則難得在家吃頓飯。一聽說馳援任務,大家都毫不猶豫地表示:“我可以!”短短一個小時,這支5人核酸檢測小隊就組建完成了,他們分別是小隊長王娜娜,隊員陳喆、戴微思、李純建和陳霜,都是瑞安市人民醫院檢驗科“85后”“90后”的骨干力量。
3月17日清晨6時許,瑞安核酸檢測機動隊趕到溫州,與來自溫州市級和其他縣級醫院的支援人員組成溫州核酸檢測隊趕往衢州。經過近5個小時的車程,趕到衢州時已是下午,但隊員們馬上投入工作。把行李放在酒店后,他們立即趕到核酸檢測基地的戰“疫”哨點。這是一輛流動的核酸樣本檢測車,隊員們分工合作,給流動檢測車安裝設備和調試儀器,准備耗材工具,安排崗位、梳理流程,為即將開始的檢測做准備。
3月18日清晨,他們做好防護工作后,馬上投入到緊張而忙碌的檢測工作中。
拆包核酸標本
對於大多數群眾而言,核酸取樣隻需幾秒鐘就可完成。但是對於檢驗人員來說,這項工作才剛剛開始。每一份標本送到實驗室后,都需要經過標本簽收及錄入、核酸提取、試劑配制、核酸加樣、上機檢測等一系列復雜、耗時的步驟。衢州核酸檢測基地每日檢測標本量達2萬至4萬多管(1管10人份)。檢驗人員雖然沒有直面患者,卻是病毒的“偵察兵”,為了及時准確地獲取檢測報告,完成上級布置的疫情防控重任,核酸檢測隊員爭分奪秒,隻盼盡快出具准確的結果。
“為了不耽誤一分鐘,隊員們把吃飯的時間都壓縮在10分鐘以內,分批次就餐,確保檢測工作‘不停歇’。”隊長王娜娜負責每日的分工與協調,卻在勸隊員休息一會兒時“碰壁”。“很多同事在檢測台前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我想讓他們休息一下,總會被他們拒絕。”王娜娜說,為了搶抓時間,隊員們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為避免上廁所,口渴了也不敢多喝水,他們說:“我們快一點,風險就少一點!”
檢驗人員在實驗室裡檢測樣本
PCR實驗室溫度高,長時間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汗流不止﹔核酸提取時不能分心,輕柔的動作能有效避免氣溶膠的產生,從而減少對樣本的污染﹔每加一次陽性質控標本就必須更換一副手套……時間長了,面屏開始模糊了,手開始酸了,衣服開始濕了,但他們不敢有絲毫懈怠,不斷重復,直至完成當天的檢測任務。由於長期重復手工操作,每個人都留下了不同程度勞損,但他們毫無怨言,隻希望能快些檢測,快些出結果,早發現,早治療。“對於控制疫情來說時間太重要了。”隊員李純建說。
核酸檢測小組平安歸來
在平時,忙碌在實驗室的檢驗人員往往默默無聞,而在疫情發生的關鍵時刻,他們毅然挺身而出,勇擔社會重擔。聞令出發,他們是逆行的天使,是舍小家為大家的“白衣戰士”。在大眾看不見的實驗室裡,檢驗人員承載著“不可預知的危險”,和病毒近乎“零距離”接觸,用一雙“火眼金睛”仔細篩檢病毒,為臨床診療做好“偵察兵”,為奪取戰“疫”勝利筑牢了生命防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