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學生就業難、企業用工難”問題
杭州市錢塘區一攬子政策措施暢通畢業生就業渠道

近日,由杭州市錢塘區人社局和浙江工業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聯合主辦的“研究生就業直通車·走進錢塘”浙江工業大學碩博士高層次人才系列招聘活動——錢塘區博士后工作站專場在浙江工業大學屏峰校區順利舉行。此次招聘會共吸引了6家博士站和用人單位參加,最終有近70名畢業生與企業達成用工意向。
2021年,錢塘區城鎮新增就業81093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515人。2022年,錢塘區內高校預計有近6萬名大學畢業生,如何保障這麼大的一個群體就業,是錢塘區人社局的一項重點工作。
為此,錢塘區人社局全面打造“宜業錢塘”新模式,保就業穩就業。通過舉辦“錢塘校融·百家名企高校行”系列活動,邀請各高校的准畢業生分批次走進區內100家以上優質企業,全面解決“學生就業難、企業用工難”的困境,促成學生就業創業、校企平台共建。
錢塘區人社局始終以夯實共同富裕為工作基礎,著力培養能夠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為區內企業注入新鮮血液和全新活力。
2022年以來,面對疫情多點散發的局面,錢塘區人社局把就業擺在“六穩”“六保”前列,通過實施“青苗計劃”、開展“訂單班”學習等方式,將需要就業的人員和區內有用工需求的企業進行匹配,在實現人才就業的同時,有效緩解區內企業用工難的問題,目前全區總體就業局勢穩定。
2022年春節復產后,由於訂單需求旺盛,某醫藥有限公司就曾出現過人手緊缺的情況。錢塘區人社局了解情況后,緊急協調為該企業補員15名,保証企業正常運轉。據統計,2022年,錢塘區人社局已累計發放各類援企穩崗資金約3.5億元,惠及企業47760家次。
與此同時,錢塘區開展“青苗計劃”系列活動,助推區內青年群體就業創業,拓展就業渠道。
“我是大專畢業生,以前在學校學的是會計電算化專業,由於學歷不高,畢業后一直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曾在“青苗計劃”課程培訓的學員吳芸芸說,“我參加了白楊街道組織的‘青苗計劃’課程培訓,系統學習了互聯網知識,目前在區內一家很有發展潛力的軟件研發公司工作,每月工資近萬元,感謝錢塘區人社局組織的培訓,真的很實用。”
據悉,“青苗計劃”培訓活動目前已舉辦三期,有多名學員在錢塘區人社局的對接下實現就業。
除此之外,錢塘區人社局還深化街道自主招聘機制改革,逐步完善“線上+線下”“平台+街道”“赴外+校招”全方位招聘矩陣。2022年上半年,錢塘區人社局共組織開展各類招聘會92場,提供就業崗位4.7萬個,城鎮新增就業14234人,參與培訓11792人。
接下來,錢塘區人社局將繼續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以政策為抓手,以人才為核心,以活動為紐帶,以高層次的平台聚才,以優質的服務環境留才,高標准構建人才就業創業體系,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貢獻人社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浙”十年·德清丨四組“大與小”對比 看十年巨變
- 人民網湖州9月27日電 (記者張麗瑋)今天上午,“浙”十年·德清縣委專題新聞發布會在德清正式召開。德清縣委書記敖煜新通過“小城市走向了大舞台”“小空間實現了大發展”“小改造扮靚了大花園”“小地方做出了大民生”這四組“大與小”對比,闡述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間,德清砥礪奮進取得的諸多成就。 發布會現場。…
- 杭州拱墅:高水平打造“時尚之都”“數字新城”“運河明珠”
- “杭州這十年·拱墅”主題新聞發布會。拱墅區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杭州9月27日電 (張帆)十年來,地區生產總值由966億元躍升至1969億元,年均增長7.3%﹔共建成“陽光老人家”178家、老年食堂78家,建成“陽光小伢兒”站點43個,被授予“全國智慧養老示范基地”“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區”﹔建成6個省級美麗河湖、60條市級美麗河道、180公裡沿河生態綠道,被評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今天上午,在“杭州這十年·拱墅”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拱墅區委書記李志龍介紹道,十年來,拱墅持續深化“八八戰略”,團結帶領全區人民開拓創新、砥礪奮進,大踏步邁進“兩個先行”新征程。 十年來,拱墅堅持“發展為基”,持續推動產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著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由966億元躍升至1969億元,年均增長7.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129億元增至180億元﹔服務業佔比提升至90%以上。…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