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架山考古博物館全面開工
計劃打造成浙江省首座真正意義上的考古博物館

2022年年底,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項目一期遺址公園已經正式完工。目前,二期玉架山考古博物館建設也於日前全面開工。
在位於杭州市臨平區的二期玉架山考古博物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挖掘機揮舞臂膀,打樁聲隆隆作響。項目目前正在樁基施工階段,預計2023年年底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工程樁基計劃是在4月底到5月初之間完成。然后進行地下室的土方開挖,計劃今年年底前完成主體結構結頂。2024年計劃做裝修,包括外立面幕牆、內部的布展。總體計劃在2024年年底前交付投入使用。”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項目負責人王志柏介紹。
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項目東至星河路、南至綠洲路、西至興中路、北至五洲路,總用地面積約182畝,出土了石器、玉器和陶器等文物8000余件。玉架山遺址地處開發區,西距良渚古城遺址20余公裡,南面是發現良渚文化水稻田的茅山遺址,西南則是貴族墓葬的橫山遺址。遺址公園和遺址博物館兩者相距約50米,以“實物+實景”的呈現方式串聯起別樣的體驗空間。遺址博物館基地位於遺址公園西南角,地塊呈三角形,緊鄰城市道路,東臨星河路,西臨興中路,北側正對玉架山I號環壕,計劃打造成浙江省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考古博物館。
玉架山考古博物館的設計理念為以玉為媒,間架為山,以“山形”為意向,以木結構建筑傳統的“間架”為空間原型,在東西向將建筑化解為數個並置的展覽開間。通過地景式建筑布局,創造不同類型的“間架”空間創新博物館空間組織並提供良好的空間體驗。“把博物館建在遺址旁,通過創新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以鮮明獨特的符號形象,投射出新的時代風貌。遺址博物館既是一個存放、保管和研究文物的空間,同時也是一個供人們學習休閑娛樂的場所。”王志柏說。
市民到博物館現場觀看實物的復合體驗是不可替代的,再結合遺址公園的實景游覽,進行空間、情感、知識的鏈接,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五千多年前輝煌燦爛的玉架山遺址的文化內涵。未來,這裡將從考古現場變為人們走進遠古歷史、感受悠久文脈、升華思想境界的重要基地,成為臨平新的地方文化名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