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金华:南戏“活化石” 复兴盼有时

夏斌婷、徐易卉
2021年08月25日09:18 | 来源:金华日报
小字号

  婺剧有四路高腔,即金华西吴高腔、金华东阳侯阳高腔、衢州西安高腔和丽水松阳的松阳高腔。其中,西吴高腔流行于金华、兰溪、丽水以及江西东部、安徽南部等地区,因在金华的西吴村屡开科班而得名。

  近日,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西吴联村党支部书记吴根升高兴地表示:“最近走访宣传疫情防控工作的时候,从不少村民家中发现了西吴高腔的旧戏本、戏服和乐器,很是惊喜。”他说,希望借此机会挖掘出更多的传承故事,恢复以前的传唱盛景。

  南戏“活化石”

  据金华市文旅发展和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西吴高腔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

  西吴高腔诞生的时间现已无考。章寿松、洪波在《婺剧简史》中载:“据老艺人翁金标回忆:‘听师傅讲,明末清初,西吴高腔班社已很兴旺,道光前达到高峰,有十八只鼓板(班社)……’”从它的音乐和表演形式上分析,西吴高腔的兴旺极有可能早于这个时间。

  据介绍,明朝初年,江西弋阳腔和海盐腔流入金衢盆地一带,随后便与该地区的婚丧嫁娶等风俗民情相结合而形成了西吴高腔,并迅速向周边地区传播开来。通过对西吴高腔现存传统剧目的考察发现,绝大部分是流行于明代嘉靖年间或其以前的古南戏,故此西吴高腔形成最迟应不晚于明代嘉靖年间,被称作南戏的“活化石”。

  西吴高腔特征与其它高腔基本相似,以“一人启唱,众人接腔”构成腔句,以腔句组合成唱段。唱腔无过门,音乐比较质朴、委婉。清代以后,西吴高腔逐渐增加了乐器伴奏,除传统的小锣,以笛为主,其他场头音乐、做介音乐等器乐以及乐队人员、乐器配置与其它声腔基本一致。

  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剧目有规定的“套式”。鼎盛期,金华有50多个西吴高腔戏班,参加演出人数有两千人之多,流行的剧目有《三孝子》《合珠记》《铜桥渡》《三元坊》《九溪洞》《白蛇记》《白猴记》《镇平湖》《前后太平春》等18部。

  道光时期,昆腔和乱弹兴起,西吴高腔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日趋衰落。日寇入侵金衢以后,最后一个西吴高腔专业戏班被迫歇业。

  不断抢救整理

  新中国成立后,金华市对西吴高腔进行了抢救整理,至今仍保留着西吴高腔的演出剧目和曲牌,并作为婺剧中的一种声腔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

  如今,西吴高腔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主要在金华地区。为此,浙江婺剧团曾成立了金华专区高腔训练班,请西吴高腔有代表性的老艺人江和义进行了口述演唱,剧团的胡克英以笔录和录音的方法保留了一批宝贵资料,收集到西吴高腔曲牌音乐近百首,西吴高腔的18本传统剧目也基本保存下来。与此同时,浙婺排练上演了部分西吴高腔剧目,其中《槐荫分别》在1954年9月华东第一届戏曲会演中获得演员一等奖。

  近年来,金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和关注西吴高腔保护工作,西吴高腔也陆续出现在婺剧演出中。

  期盼传承恢复

  今年60岁的吴根升,还记得小时候(上世纪80年代)村里有两个高腔坐唱班。他还曾作为小配角出现在节目中。可惜,不少能吹会打爱唱的老一辈陆续逝去,剩下的人已凑不齐一台戏了。而年轻一辈里,喜欢、愿意学的更加少了。吴根升说,村里一直希望能恢复坐唱班,传承这项非遗艺术。

  今年76岁的吴锡炎是坐唱班成员。“小时候,家里二叔是会乐器的好手,尤其吹得一手好西风;小叔则很能唱,会不少花旦、付角的唱本。”吴锡炎说,上世纪50年代,坐唱班去演出,他也跟着去演过小猴子之类的配角。长大后,他成了坐唱班的主力,但演出机会渐渐少了。

  他有印象的最近一次演出是2001年“三八”妇女节,他带着10岁的外孙女在罗店镇演了一场昆剧选段“济贫”。“化妆1小时,演出15分钟。”

  吴裕民今年78岁,他父亲会拉二胡、吹箫,他从小耳濡目染,会些乐器,喜欢唱戏本,扛着锄头都要边干农活边唱几句。后来,他成了村里坐唱班的一员,出去演出过几次,可惜已不复他小时候的盛景。

  80岁的康文超是如今坐唱班的总指挥,各种乐器都会。“小时候,抗美援朝志愿军回归的时候,曾有部队在我家小住。因为这,经常有坐唱班慰问演出时来家里借住,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康文超说。如今,坐唱班都聚不成一台戏了,他天天盼着后继有人。

  值得高兴的是,村里最近收集到不少西吴高腔的老物件,让他们重拾复兴这一非遗艺术的心。“7月18日,我们还特意邀请了浙江省文化馆、浙江婺剧团、婺城区文化馆的多位专家来村里考察研讨,希望尽早启动恢复坐唱班一事。”吴根升说,村里的老人听到这个消息也都很支持,一起翻找出不少老行头。他们表示,只要有人愿意学,他们就愿意教。

(责编:艾宇韬、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