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原创

琴声有限 琴艺无限

林明飞:弹钢琴“出圈”的“70后”农民工

方彭依梦
2021年08月31日14:27 |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小字号

23岁时的林明飞怎么也想象不到,有一天,自己会登上舞台,在众人的注视下带来一曲钢琴独奏。

1995年,23岁的林明飞和丈夫来到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在这之前,她在贵州毕节老家以务农为生。扎根洛舍后,夫妻俩一个在石矿做体力活,一个在丝绸厂打工,挣的都是辛苦钱。“当时日子过得比较苦,为了多赚钱每天加班加点工作,一个月大概是300元的收入,为了老家的孩子,硬是坚持下来了。”回忆起那段住在矿上的时光,林明飞感慨万分,当时的自己根本不会想到人生中即将出现新转机。

被称为“中国钢琴之乡”的洛舍镇拥有100多家钢琴厂。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早在1984年,洛舍镇第一家钢琴厂成立。这是当时中国的第一个民营钢琴厂,也是第一家乡镇企业办的钢琴制造厂。随后,洛舍人造出了第一架钢琴,被冠以“伯牙”之名。经过多年的发展,洛舍钢琴早已摆脱了“杂牌”的标签,2001年,洛舍镇钢琴行业发展势头正好,林明飞的丈夫便是在此时由亲戚介绍,进入了刚成立的乐韵钢琴厂上班。

时常去琴厂等丈夫下班的林明飞在看见一架架精致的钢琴后被深深吸引,“第一次见到钢琴就喜欢上了,非常新鲜也很好奇。”不久,林明飞也进入钢琴厂,成为一名挂弦工。

天越高,心越小

只知黑白琴键有多少

钢琴有88个琴键,与之对应的是钢琴共鸣盘上从低音到高音、由粗到细排列的200多根长短不等的琴弦。把所有琴弦按照规定位置挂到钢琴铁板上,并不是一道简单的工艺。

作为琴厂新人,为尽快上手,林明飞白天向师傅请教挂弦技法,自己摸索后有不明白的,晚上再向丈夫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由于勤奋好学、踏实肯干,经厂里安排,林明飞慢慢开始从事钢琴调音工作。

在钢琴厂,林明飞挂了八年的弦。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刚接手调音,除了兴奋,更多的是忐忑。”林明飞回忆,“如果说挂弦是入门,那调音就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活,而且都是大师傅在做。”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林明飞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总感觉自己胜任不了这份工作。“虽然没什么信心,但我还是想知道自己挂出来的弦,能发出怎样的声音。”面对钢琴,林明飞总保有一份难得的赤子之心。

起步是困难的。“一开始完全听不出do re mi fa。”为了锻炼自己的音准,不同的音程林明飞一个个听、一个个感受、一个个牢记。调音对耳朵、大脑、双手的协调度要求非常高,配合稍微差一点,音就没办法调准。每天练习10个小时,一天工作下来,几个音调来来回回地听、反反复复地弹,非常枯燥也容易疲劳。

“曾经也有一瞬间打过退堂鼓,但我又想到那些盲人调音师,他们都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行呢?”自我调整后,林明飞全身心投入对调音的钻研中,“我一边听曲子一边在纸上画断断续续的线条,代表音律的变化。”不懂就学、不熟就练,每调好一台琴她都会亲自弹一下,确定音准了才能放心,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下来。

林明飞在进行调音。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调音需要左右手配合完成。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后来,林明飞拜厂里的技术总监李炳男为师。在他的悉心指点下,林明飞的音准和调音的手感都越来越好,调音工作也顺利了许多。2019年,在德清县组织的调音师比赛中,林明飞获得了冠军。

从毕节来到德清已经26年,林明飞的世界更大了,心却因为钢琴变得更加专注。“日子过好了,烦心事也少了。手摸到琴键,就不去考虑乱七八糟的,心不复杂,就会快乐。”林明飞说。

命运中出现的惊喜

好像总是伴着钢琴声

学会调音后,在看到钢琴家演奏时,林明飞除了羡慕,更有跃跃欲试的冲动。这份冲动,其实早在她做挂弦工作时就已萌芽。“林师傅,你会造钢琴,那你会弹钢琴吗?”某天林明飞正在厂里挂弦,一位客户来看产品,跟她聊天时偶然问起。

2011年,林明飞和丈夫用打工积攒的20万元在乾元买了套房。又过了几年,林明飞给家里购置了一台电钢琴,开始学习弹琴,“我自己会在网上找一些学习资料,先认五线谱,再通过一些学琴软件,从最简单的乐理知识开始摸索。”

林明飞学琴时在琴谱上做的笔记。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一有钢琴老师去琴厂里学调音,林明飞便会抓住机会向对方讨教弹琴技巧,晚上回到家再自己练习。学琴半年后,她获得了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

“那次一个考察团来我们琴厂参观,看见我们正在做钢琴,考察团成员就开玩笑问我们既然会造钢琴,那会不会弹钢琴。当时我就举手了。”回忆起第一次在台上演奏,林明飞骄傲地说。

那天她弹的是《梦中的婚礼》,这是她最爱的一首曲子。当指尖落下最后一个音符,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地。这是她第一次登上舞台,一曲演罢,酣畅淋漓,掌声四起,经久不息。考察团成员惊叹不已,称赞她是位了不起的“农民工钢琴家”。

林明飞在家中练习弹琴,墙上那句话是她刚开始学琴时贴上去的。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初舞台”获得成功后,林明飞彻底爱上了钢琴。白天在琴厂调音,时间长了手会很僵硬,于是她得空就找台钢琴练上一会儿,舒缓一下手指。晚上回到家不管多累,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练琴时间不会改变。每次听到喜欢的曲子,林明飞会立刻从网上找谱子去学。“林师傅的琴声,我们都‘认得’!”有时候她也弹给工友们听,《月亮代表我的心》《隐形的翅膀》成了必点曲目。

提起两年前去全国政协礼堂修复老钢琴一事,林明飞难掩笑容,说那是她从业20年来最自豪的事。当时厂领导把任务交给了她和另外4位同事,嘱咐他们要去把一台很重要的钢琴修好。“刚到礼堂时,我非常紧张,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把钢琴弄坏了。”由于年代久远,老钢琴的外壳已经开裂,琴弦也断了,就连最基本的音阶都无法弹出,这给技术小组的修复工作增添了难度。“虽然琴的状况很不好,但只要这架琴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把它修起来。”最后,经过技术小组三个月的努力修复,这台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老钢琴终于发出了久违的声响,悦耳动听。

琴声有限,琴艺无限

“你知道钢琴只有88个键,它们不是无限的,你才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创作出的音乐是无限的!”这是电影《海上钢琴师》里的台词。与钢琴结缘后,林明飞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眼就能望到头变成了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如今,她在钢琴厂工作,每个月有6000多元收入,不用再为生计奔波、发愁。钢琴之于她,也从一份用来养家糊口的工作,变成了可以享受的兴趣和梦想,林明飞非常知足。

这些年,林明飞收获了很多证书。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只要有梦想,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迟。”前几年在德清拿到了高中毕业证后,林明飞又陆续拿到了高级调音师职业资格证、房产证、驾驶证,这是当年她在走出贵州大山时从没想过的生活。

随着洛舍镇钢琴产业不断延伸发展,就业岗位更加充足。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随着洛舍镇钢琴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开始创业。新鲜血液的注入,让钢琴制造有了更多可能,朝气蓬勃的氛围也鼓舞着林明飞继续前进。“下一步,我计划考调律师技能资格证,还准备把有关钢琴的经历和故事带去家乡,让那儿的亲戚朋友们也爱上音乐,一起弹钢琴。”林明飞说,现在她的三个孩子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小儿子更是在她的影响下从小学钢琴,目前也从事钢琴相关工作。

月上柳梢头,居民楼里又传来熟悉的悠扬琴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林明飞着实有些技痒。回到家中,她翻开琴谱,弹起最近正在学的《彩月追月》。灯下虫鸣也来应和,好似26年前初来洛舍的那个不眠夜。

(责编:方彭依梦、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