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破医院间的“数据围墙” 检查不用重复跑
近日,患者丁先生来到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一份丁先生的血常规报告单。在插入丁先生的医保卡之后,医生的电脑屏幕上出现了“浙医互认”的界面,选择了“血常规”后,界面上出现提示:血常规已经检测,是否互认?原来,丁先生此前在绍兴市上虞区第二人民医院做过了一次血常规检查。
于是,医生对丁先生的检查结果进行了互认,并根据临床症状及时确诊了病情、开具了处方。
丁先生点赞说:“真是太方便了。”以前,丁先生需要到窗口排队抽血化验,等医院出具检查结果后,才能继续进行诊断,“排队再加上等报告,至少也要花掉一小时的时间。”
丁先生这次便利的就诊经历,得益于杭州市医检互认平台完成了同省级浙医互认平台的对接,实现了杭州市公立医疗机构同浙江省级医院、各地市市级公立医院间医学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共享。
杭州市医学检查检验互认共享平台。杭州市卫健委供图
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为医患双方都提供了极大的益处:在医院方面,“互认”盘活了医疗资源,避免了过多的重复;对患者而言,不仅节约了患者的时间成本,更能省下一笔检查所需的费用。不仅如此,“互认”还降低了医保负担。
截至今年2月底,杭州市已累计互认检查检验67.96万项次,节约医保基金、个人费用约3271.52万元。
“互认”虽然好处多多,但也并非所有的情况都适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医生陈文军在接诊一位患者时,需要该患者的血糖报告。在“浙医互认”平台里,可以查到这名患者曾在一家县级医院里做过血糖检验,但是陈文军还是建议这名患者又做了一次血糖检验。
“我们的确有要求,做好省内检验、检查结果调阅和互认,应阅尽阅、应认尽认。”陈文军解释,该患者的上一份血糖报告距就诊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并不适用于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在“浙医互认”平台里,陈文军填写了本次不互认的理由:“检查、检验结果与疾病发展关联程度高、变化幅度大。”陈文军认为,“浙医互认”平台的闭环管理机制让医疗行为更加规范标准,它要求医生们在推进精准互认工作的同时,兼顾诊疗工作,最终实现医患双方获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