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农民增收 农田增肥 乡村增美

温州瑞安农村“三位一体”模式巧解垃圾分类难题

夏盈瑜
2022年05月26日10:30 |
小字号

  立夏一过,温州瑞安的旅游小镇桐浦镇热闹了起来,虽然人流不息,但各村依旧文明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村里人人知道该如何垃圾分类,分了环境才好!”桐浦镇桐西村村民曾金平自豪地说。

  这是瑞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垃圾分类管理见成效的生动写照。瑞安市率浙江全省之先成立垃圾分类合作社,把“三位一体”模式从农业生产领域,拓展到乡村生活治理,试点两年,覆盖全市9个乡镇,走出一条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多赢之路。

桐浦垃圾处理中转站,左边是易腐垃圾处理车间,右边是其他垃圾压缩车间。孙凛摄

  桐西村,两年前还被吐槽为“最脏村”。如今水碧田青,环境宜人。“长期以来,因没习惯分、没经费分,垃圾分类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难题。”桐浦镇相关负责人说,此前,他们聘请第三方公司运维,工人早晚各清运一次,每年工资两三万元,效果并不理想。垃圾前脚扫,后脚扔,混合垃圾被直接送往垃圾中转站。

  为彻底解决环境整治难题,2020年,桐浦镇组建桐洁农业专业合作社,让“农村的事农民干”。合作社选拔宣传员、桶长,挨家挨户宣传,让村民分好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

  考核棒落在桶长和包干到户的村民身上。农村垃圾治理费用主要由市、镇财政补贴,合作社将经费分优秀、良好、合格三档,桶长按月考核,考核优秀能获得经费的40%,合格顶多拿500元。村民也一样,若能分类倾倒垃圾,按月奖励洗洁精等生活用品,干得好,拿得多。

桶长钱申花(左)劝导村民垃圾分类。孙凛摄

  在桐浦垃圾处理中转站,合作社的清运工、分拣员等分片负责,井井有条。其他垃圾经过压缩后送往市焚烧处理中心。易腐垃圾当即进入处理车间,经快速成肥机处理后,4吨垃圾产生1吨有机肥。桐浦镇每年能产生300多吨有机肥,此举使合作社增收10多万元。

  “农村垃圾分类准确率从30%提高到90%,大幅减少污染物,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桐洁合作社理事长钟爱东说,村民、社员不仅能享受良好的人居环境,还能从盈余中分享部分红利。

  在争优中“守土有责”。“起初的确是为拿到优秀,后来大家发现,环境好了,才是最大的收益。”桶长钱申花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桐浦的做法迅速在瑞安全市传开。一年多以来,瑞安平阳坑、高楼、陶山等9个乡镇相继成立“平洁”“高洁”“陶洁”等10家垃圾分类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和加工厂,把生活垃圾处理物、农业秸杆、畜禽排泄物等混合再加工,生产标准有机肥,掀起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热潮。

  “合作社管理模式,将政府主导推进的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转为农民主导,巩固了农村环境整治成果,这样的探索实践具有现实价值。”瑞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责编:孙鹏、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