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亚运故事(58)
郭锦涌:用“诗情之笔”为杭州亚运会“上色”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诗词,是我们团队创作的灵感来源。亚运会色彩系统主题名‘淡妆浓抹’就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郭锦涌说。
郭锦涌是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所长,也是第19届杭州亚运会色彩系统的设计师。
2020年10月21日,在杭州亚运会核心图形和色彩系统的发布会上,六块印有杭州亚运会主题色彩的丝绸幕布依次从天而降,以“虹韵紫”为主、以“映日红、水墨白、月桂黄、水光蓝、湖山绿”为辅的色彩系统,挥洒出既有葱郁湖山自然生态,又富创新活力、运动激情的新时代杭城华彩画卷。
杭州亚运会核心图形和色彩系统发布现场。受访者供图
谈起设计过程,郭锦涌坦言,每一种颜色基本上都是“万里挑一”。
郭锦涌和他的团队在对历届亚运会以及奥运会、世界杯的图形进行了色彩分析后,于2019年末,开始着手准备杭州亚运会色彩系统的设计。“设计稿前后一共经历了十多轮大的修改,常常需要在几千个颜色里面挑出一种颜色,然后反复验证。”郭锦涌说。
亚运会色彩系统里的每一种颜色分别对应着一句描绘杭州的诗。
主色“虹韵紫”灵感出自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映日红”,取霞光、气韵之色,出自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月桂黄”,取桂花、芬芳之色,出自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中的“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赛事应用中,对应比较经典的竞技类比赛项目。
“湖山绿”,取青山、生态之色,出自诗人龚自珍《湘月·天风吹我》中的“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赛事应用中,对应球类比赛项目。
“水光蓝”,取晴空、水波之色,出自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赛事应用中,对应水上比赛项目。
“水墨白”,作为间色,可以起到在几个颜色中调节的作用,出自诗人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郭锦涌正在工作。人民网记者 王丽玮摄
为了保障六色在不同媒介的展示上都有最准确完美的表现,郭锦涌和团队成员深入工厂车间,进行了上万次的调试,大到巨型电子屏幕,小到公交车站台展板、路灯下的海报,每一处与亚运有关的展示牌都进行了测试实验与校正。
与往届亚运会色彩系统不同,“淡妆浓抹”中的颜色都选用了渐变色。“未来色彩应用的趋势,应该是融媒体端。”郭锦涌说,而渐变色,可以让色彩在相对完整的体系下有更好的应用。
“色彩没有具体的形式,但可以被大家直观感受到。希望通过主题色彩所呈现的亚运氛围,能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感受到杭州的美。”郭锦涌说。(王丽玮、谷子轩)
往期回顾:
我的亚运故事(55)|高尔伟:保障亚运污水排放的地下管网“体检师”
我的亚运故事㊺|袁明坤:构筑“无死角”网络安防 为亚运铸起“数字盾牌”
我的亚运故事㊵|娄雨风:巧用“数字化” 为亚运保障工作提质增效
我的亚运故事㉜|陈佳莹:从G20到亚运会 西湖女子巡逻队逐光前行
我的亚运故事㉔|罗欣:从“运动员”到“教练” 为孩子种下“亚运种子”
我的亚运故事⑰|郑红梅:“数字化”+“机械化” “红旗班”高效保障亚运
我的亚运故事⑦|周震:“的哥”英语小课堂为好客杭州“打call”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