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政策輸血 產業造血 服務活血

紹興嵊州:“三駕馬車”牢筑經濟之基

張峰
2022年07月17日09:36 | 來源:紹興日報
小字號

看數據,8個浙江省“4+1”重大項目投資完成率81.1%,184個實施性重點建設項目完成分解計劃的118.79%,超額完成預期。

顯成色,紹興嵊州漕河涇長三角協同發展產業園正式成立,發展多點開花。

亮成績,浙江省投資“賽馬”激勵名單榜上有名,有效投資持續推進。

半年來,一個個捷報、一個個項目在嵊州這片創業的熱土上迅速蔓延。

新成績意味著新挑戰。2022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發展形勢嚴峻等問題,嵊州以超常規思維、超常規力度、超常規舉措,奮力推進經濟穩進提質,交出一份“半年紅”嵊州高分答卷。

放水養魚,涵養新動力

近日,嵊州市第二批2021年度設備購置補助資金1.1億元已發放完畢,其中獲得補助最多的企業達2300萬余元。“今年我們公司准備新上兩個技改項目,這筆補助資金真是‘及時雨’,對我們資金安排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某生物材料公司總經理滕明才說。

政策出,活水來。讓企業有動力,市場有活力,厚植經濟發展優勢的政策大禮包成為了破解發展枷鎖的組合拳。為及時應對企業資金投入大、訂單量下降、流動資金周轉困難等問題,嵊州在全部承接浙江省出台的“5+4”穩進提質政策基礎上,又相繼出台《加快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金融支持穩進提質若干政策》等政策,形成由31個政策組成的“5+4”政策包,安排資金9.3億元助推經濟穩增長。

“我們充分發揮轉貸資金、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作用,其中把擔保費率從1%降至0.5%,與7家銀行簽訂合作協議,合計在保41筆、擔保余額1.57億元,暢通了企業的金融‘血脈’。”嵊州市金融辦主任呂爐君說,2022年以來,已為1302家企業辦理轉貸1730筆,數額達51.66億元,重點企業融資難題破解率達100%。

6月初,嵊州出台了《嵊州市全面落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意見》,涉及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力擴大有效投資等八方面45條具有針對性的紓困政策,以真金白銀推動減稅、降費、補助、貼息等政策集成落地、直達快享。特別是在對照上級穩經濟措施基礎上,嵊州進一步提高政策標准,如短期出口信用保險保費扶持比例由原來的50%提高到60%,專項債獲批額度較上年增長20%等。

讓政策“活水”滴灌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就要發揮好政策的導向性。

嵊州2022年提出“項目推進年”,加大了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金融支持:集中開展銀企授信簽約,授信金額15.3億元﹔簽訂銀政協同助力嵊州市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專項合作框架協議,授信額度260億元﹔深入實施“169”行動,安排49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列入儲備庫項目的前期經費保障等。

與此同時,為推動經濟企穩回升,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嵊州還實施了經濟穩進提質攻堅十大行動,組建十大專班,由各專班牽頭單位負責,制定具體的攻堅行動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主要任務、推進機制,確保經濟穩進提質工作落到實處。

鏈條矩陣,賦能大發展

6月30日,嵊州漕河涇長三角協同發展產業園正式成立。根據規劃,產業園將承接上海以及長三角區域溢出的高端產業,布局5G、新能源、數字經濟、科創研發等高新業態,探索建立以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等為一體的產業發展綜合載體,為嵊州產業發展補上重要的一鏈。

瞄准新賽道,加快推動產業“鏈式”突破、“集群”提升,是嵊州市推動經濟穩進提質的一大舉措。2022年,嵊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打造集群集聚智造高地”,圍繞領帶服裝、廚具電器、機械電機三大傳統產業以及數字5G、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開展延鏈、補鏈、強鏈行動,通過園區鏈集聚、創新鏈支撐、產業鏈招商等方式,構建極具嵊州特色的多點支撐產業發展格局。

強鏈補鏈,織出大產業,搭建大平台。在嵊州經濟開發區(高新園區)聯甬產業園內,看著眼前2幢3層高的廠房拔地而起,某智造公司董事長傅洪光難掩喜悅之情,“預計9月就能竣工,10月起我們的設備就可以陸續進場了!”

該公司是入駐聯甬產業園的其中一家企業,來自寧波。建設中的聯甬產業園承接的正是寧波高端制造業,讓具有發展前景的外溢企業在這裡抱團集中。

一園連千企,嵊州的產業版圖在不斷擴大。聯甬產業園目前已有7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制造、智能電力設備制造等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企業或“小巨人”企業入駐,補強嵊州高端制造業產業鏈條,投產后實現年產值19億元﹔臨杭高端裝備智能制造工業園,主要承接杭州優質的汽車軸承、輪轂單元、軸承萬向節等生產企業,16家企業已全部實現投產,預計實現年產值50億元。

“硬核”企業離不開創新鏈的支撐,以未來科創城、省級重點實驗室為主的“一城一室”創新策源格局正在形成。2022年4月,某集團與浙江省農科院簽署合作協議,將聯合推進農村“小蠶工廠”促進共同富裕合作,深化工廠化養蠶全產業鏈科技合作,助力打造全球頂尖的人工飼料工廠化養蠶基地。

在鏈條矩陣的加持下,大好項目紛至沓來:總投資20億元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智能家電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約20億元﹔總投資約10億元產業園項目將打造浙江省知名數字化示范園區、雙碳園區、產業培育及孵化園區﹔總投資20億元的科技城項目將建成3個創新中心及1個院士工作站,可引育“高級人才”及以上人才86名以上……

數據顯示,1至5月,嵊州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7個指標居紹興市第一,財政總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等11個指標居紹興市前列。

破枷清障,優化軟環境

6月14日,投資130億元的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在嵊州上線投產。這是嵊州史上單體投資最大的產業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200億元,將為嵊州的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引擎。

從簽約拿地到開工通線,這個“巨無霸”僅用了8個月,創造了項目建設的“嵊州速度”。疫情下,如何攻堅克難,跑出發展加速度?嵊州針對重大項目、重點企業遇到的困難問題,創新開展助企紓困“雲攻堅”服務。

兩個多月前,該企業進入建設關鍵期,企業相關負責人因省外疫情無法趕赴嵊州,而項目招工等問題仍未解決。嵊州市委主要負責人專門召開視頻會議,充分聽取企業訴求。相關部門立即組成“雲攻堅”組,並開啟“直播帶崗”雲招工,很快就招聘到1500多名員工。

招工問題、燃氣開通、臨時用電、周邊配套、辦公場所、員工宿舍……該項目報建負責人的筆記本上,記錄著大大小小100多個問題,“通過政府‘雲攻堅’服務,很多問題得以快速解決,真心給嵊州點個贊。”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雲服務”只是嵊州市助企紓困的一個縮影。2022年以來,嵊州市不斷加大助企服務力度,在提升惠企服務質效、強化政策保障、推進產業發展等關鍵點發力。

實體化常態化運行前期辦,嵊州實行“一個重點項目、一位聯系領導、一個聯系部門、一名推進專員、一個推進方案、一路跟蹤到底”的“六個一”推進機制,為重點項目提供“一對一”的全周期服務。同時,“三色管理”、投資“賽馬”、項目晾晒等工作機制,以及迭代升級政府(國企)投資新建項目“169”管理計劃,以“跑表計時、到點驗收”推動項目建設,讓有效投資跑出了加速度,跑出了高效率。

創新服務,機制革新,嵊州還結合浙江省“萬名干部助萬企”活動,常態化開展企業服務月活動,2022年以來共解決問題1921個,切實打響“嵊利辦”營商環境品牌。

對於這樣的營商環境,企業家們贊不絕口。在今年召開的民營經濟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某藥業(嵊州)公司總經理蔡萬裕表示:“多虧嵊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從項目的落地到后續手續辦理,再到安排專職人員駐企,一站式服務保障了項目快速推進。”

(責編:艾宇韜、康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