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金翠在金华做金缮,很好看

罗江红
2021年08月17日10:28 | 来源:金华日报
小字号

  清代乾隆帝给一些瓷器藏品做了本画册,叫《燔功彰色》,其中一页画的是一件汝窑舟形笔洗。小洗边缘破了一个小缺口,用黄金修补。画工很忠实地把修过的一点金也画了上去。这只小洗并没有因为缺损而被乾隆打入冷宫,反而因此别有意趣。

  这种瓷器修补工艺叫“金缮”。金翠做的就是这个工作。

  金翠是龙泉人,丈夫在金华工作,她便随丈夫定居金华。她从小耳濡目染,喜爱瓷器,并选了一份不同寻常的工作——金缮。

  “啪嚓!”心爱的瓷器、陶器、琉璃、玉镯摔碎在地,人们除了心疼地念一句“碎碎平安”,没办法让一地的碎片“起死回生”。金翠却可以。

  修复瓷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锔补(锔瓷),用金刚钻在两片破掉的陶瓷上打孔,然后像订书机一样将金属连接起来。所以有“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俗语。

  金缮工艺就是用大漆把破碎的瓷器粘起来,并在裂缝处描抹上金粉,让一个原本只能丢弃的破碎品以更艺术、更金光灿烂的方式重生。

  金缮用的大漆是天然漆和面粉(或糯米粉)混合而成的天然黏合剂。这种天然生漆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一条独木舟底部就有使用生漆修补的痕迹。

  穿着优雅旗袍的金翠系上围裙开始忙碌。她的工作室叫“瓷缮堂”。几个小小的房间里,满眼是等着她妙手回春或已经修补了一半的瓷器、漆器、玉器……是的,金缮工艺可以修补瓷器、紫砂、玉器、木器等物件,绝不只限于瓷器。

  她在飘散着浓郁樟脑油气息的荫房和打磨间之间穿梭。金缮的工序相当费心费力,因为那是体力与脑力的结合,更是对自身艺术眼光和审美能力的考验。每件器物质地不同,风格各异,残破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门:这件南宋漆器破了一块,碎片有些尚在,有些早已不见踪影;那件只剩半边的钵,器主人希望能看到它完整的模样;角落一只青花瓷瓶磕掉两大块,不仅要补全,还要描花……当然,也有人把簇新的茶盏拿来的,只为在沿口髹一圈金边,让茶盏看起来更华贵亮眼。

  拿到一件残破的瓷器,从最初的清洗、粘接,到补缺、上漆,再到最后的上金、罩金,每一步都有难点,加之每一步骤之后都要放进恒温恒湿的荫房晾干,一件再简单的金缮之器,工期都要花上个把月,复杂的则需两三个月甚至更久。就比如“上金”这一步,师傅口口相传,要在器物“将干未干”时进行,那什么状态才是最适合上金的“将干未干”?全靠自己反复琢磨与实践——上早了,缺乏金的光泽;上晚了,会出现“贼光”,过于亮眼,而且附着力很小,一擦就掉。更别说晾干或上金时器物落了灰尘,哪怕是最细小的灰尘也会让金粉起颗粒。遇上这种情况,除了重做,没有取巧的办法。

  金缮更大的难点在于,修复不只是忠实还原器物本来的模样,还要给予艺术的升华。补好的茶盏有裂纹,你要拉出怎样的金线,才能显得自然优美、浑然天成?盘子边缘的“两个黄鹂鸣翠柳”,紫砂壶盖一角的小小云纹……无一不是反复斟酌才得来的创意妙笔。

  所谓金缮,最后的呈现并不只是金灿灿的黄金色。它可以敷金,也可以敷银,还可以镶嵌螺钿,更可以“素修”:只用黑漆或红漆,而不用任何金银。有些古朴端庄的器物,唯素修才能体现风流蕴藉……

  陶醉在这精细的工艺和无穷的创意里,金翠的独处都显得其乐无穷。心爱的茶壶破碎了,人们拿到她这里来金缮,不只是惜物,也不只是情怀,而是要以最郑重的态度、最珍贵的材料来修复残破,找回心爱之物的新生命。

  人生如器。面对不完美甚至伤害、裂痕、残损,不回避、不躲闪,而是以最真诚、宝贵的态度来接纳它们,以最扎实的行动让这裂隙里开出鲜花,绽放光华。

(责编:叶宾得、康梦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