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生态+警务”联勤联动共除环境隐患
全市已有7个生态联勤警务站投入使用

“联勤联动改变过去执法力量薄弱、部门协调难等问题,断面水污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湖州市南浔区近期成立水上生态联勤警务站,连日来,该区生态环境、公安、交通等部门执法人员对辖区内长湖申线頔塘运河开展执法检查,区生态环境分局介绍,将常态化开展船舶污染排查、非法排污口整治、非法渔业捕捞打击等,建立健全数据信息共享、异地协查等长效机制,形成执法闭环,保护环境资源。
为找准打造湖州“无差别城乡”的着力点,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今年以来,湖州依托“多跨协同、整体智治”深化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协作机制,在浙江省率先打造符合地域特色的生态联勤警务站。目前,湖州吴兴砂洗城、南浔頔塘、安吉赋石水库、南太湖新区渔人码头等7个生态联勤警务站投入使用,同时上线数字智慧管理平台,借助扬尘治理、非法捕捞等多跨场景应用,有效整改环境问题千余个。
通过联勤联动,多部门联合开展河道巡查、涉水犯罪打击、矛盾纠纷调解、法规政策宣传等工作,实现全市7373条河道、153个湖泊、157个水库、主要林区、矿区、路段及重点污染源企业等网格化监管全覆盖;联合开展“利剑”系列专项行动,查处环境违法行政案件373起;成立打击危险废物违法犯罪工作专班,成功破获非法处置废机油污染环境等重大案件;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见底百日攻坚行动,排查企业、点位1.5万余家次,出动执法人员3万余人次,完成问题整改900余个……
一批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案件相继查处。不久前,湖州市生态环境、公安、检察等部门通过在线视频监控、夜间突击检查等手段破获全国首例排污企业违法使用含氯酸钠COD去除剂污染环境案,目前已对4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今年以来,湖州市生态环境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联合公安部门开展执法练兵,通过互派专家授课、先进装备共享、办案技能互教等形式,共同提升执法办案能力;一体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控覆盖、工业园区智能溯源管控、“互联网+监管”平台数据集成等智能化网络平台建设,上线“大气治理”“五水共治”“固废倾倒”等应用场景,打通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实现案件信息和线索直接传递流转。“通过联勤联动构建监管闭环,合力当好‘店小二’,提高生态环境服务效能,为湖州共富先行注入创新活力。”市生态环境局表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